掘金震蕩市 近20只綠色主題ETF蓄勢待發
見習記者 王小芊
今年以來,80多只正在審批的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中,約有四分之一的產品為綠色主題,包括儲能、碳中和、綠色電力、綠色能源等細分賽道在內的近20只ETF產品正蓄勢待發。
那么,機構為何會在震蕩市之下積極布局綠色主題ETF?業內人士表示,一是政策支持為綠色主題ETF的發展提供了不小推力;二是“碳中和”是大勢所趨。
機構發力
綠色主題ETF
具體來看,華泰柏瑞基金和銀華基金正在申請發行儲能ETF產品,兩家公募將有機會發行市場首批儲能主題ETF。儲能在去年下半年的新能源投資浪潮中首次成為資本市場的焦點之一,相關主題指數于此后陸續上架。
去年10月,中證儲能主題指數發布,就其構成來看,成份股權重最高的是比亞迪,占比為20%;其次是寧德時代,占比為15.5%;此外,億緯鋰能、陽光電源、恩捷股份這3只個股的占比也大于5%。
除了儲能,機構近期也在集中布局碳中和ETF,主要跟蹤去年下半年發布的中證碳中和60指數和中證上海環交所碳中和指數。中證碳中和60指數的主要成份股包括隆基股份、寧德時代和長江電力,而中證上海環交所碳中和指數的主要成份股則包括寧德時代、萬華化學和隆基股份。
具體來看,上投摩根基金、建信基金和華寶基金正在申請發行中證碳中和60ETF,而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招商基金、富國基金、南方基金、大成基金、匯添富基金和工銀瑞信基金則在申請發行中證上海環交所碳中和ETF。
綠色電力ETF也在近期被密集申請,其中包括富國基金、易方達基金和華夏基金正在申請的中證綠色電力ETF產品,以及富國基金和國泰基金正在申請的國證綠色電力ETF產品。
相比儲能和碳中和主題指數,綠色電力主題指數的發布早了很多。中證綠色電力指數發布于2012年,主要成份股包括長江電力、中國核電、三峽能源等;國證綠色電力指數發布于2014年,主要成份股包括長江電力、中國核電、國投電力等。
今年2月,華寶基金也遞交了中證綠色能源ETF的申請,該ETF主要跟蹤中證綠色能源指數,該指數于去年8月發布,成份股包括寧德時代、隆基股份、長江電力、比亞迪等。
政策加持
為綠色投資注入信心
機構緣何積極布局綠色主題ETF?業內人士認為,這主要是出于兩方面原因:
第一,政策的支持為綠色主題ETF的發展提供了不小的推力,公募機構響應國家政策,對相關賽道進行了積極布局。
第二,“碳中和”是大勢所趨,對綠色主題的布局體現了機構長線投資的考量,也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長期投資的新選擇。
以8家公募共同申請的中證上海環交所碳中和ETF為例,廣發基金指數投資部負責人羅國慶表示,通過布局碳中和主題指數基金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引導更多社會資金投資于對實現碳中和有貢獻的上市公司,助力國家戰略的實現;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公募基金這一普惠金融方式,方便廣大投資者分享碳中和領域的投資機會。
在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看來,綠色理念最早產生于西方,主要來自于民間環境保護的運動、意識和思潮,不是政府主動推動的。“因為民間有了這種訴求,當訴求發展到一定階段,政治家和企業家們包括銀行家、金融家覺得不能再忽視這種訴求,需要進行調整。”
魯政委表示,我國的情況有所不同。在推動綠色發展的過程中,中國的特色是有頂層設計,從一開始就出臺了綠色金融發展的六部委文件。有了六部委的文件,隨后就出標準,比如國家發改委出臺了《綠色產業指導目錄》,然后以《綠色產業指導目錄》為基礎,討論各種綠色信貸標準、綠色債券標準等。“有了這些,再去鼓勵、引導、考核相關主體,特別是金融機構,共同推進綠色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