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越跌越買” 基金業現“反向營銷”新苗頭
近期,基金行業掀起一陣“反向營銷”潮流。在醫藥板塊股價震蕩之際,基金公司反而頻繁推出醫藥主題直播,力推醫藥指數基金。此前,更是有基金公司在宣傳旗下指數產品時,將跟蹤指數跌幅居前作為吸引投資者的賣點。在一些銀行和互聯網渠道App上,紛紛設置逆向營銷專區,主推低估值行業產品,其中不乏近一年跌幅超過25%的基金。
業內人士認為,呼吁低位布局成為行業共識,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引導投資者對此“買單”仍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反向營銷火“出圈”
醫藥反腐話題熱度近期居高不下,與此同時,不少基金公司加大宣傳力度,力推醫藥基金。打開天天基金、螞蟻基金等互聯網代銷平臺的基金直播間,醫藥成為近期最火的話題!搬t藥至暗時刻已過?”“底部反轉,醫藥能上車了嗎?”等主題直播,頻繁出現在基金公司的直播間。
基民也用行動詮釋了越跌越買:8月以來,在一眾窄基指數ETF中,醫藥ETF備受青睞,資金凈流入金額超過40億元。其中,華寶中證醫療ETF、易方達滬深300醫藥衛生ETF分別凈流入17.54億元、13.54億元。
不久前,一家基金公司的反向營銷更是直接火“出圈”,一只冷門行業指數ETF在宣傳海報上,赫然印著一行大字:“近一年以來跌幅排名72/1141,或具備反彈空間。”
習慣了強調業績優異、宣傳長期漲幅排名靠前的基金公司,竟然將指數跌幅作為宣傳賣點,這讓不少同行感到詫異。
對此,該基金公司市場人士回應稱:“這是渠道同事面向特定客群宣傳的材料,因為ETF的客群以股民為主,一些投資者比較專業,擅長抄底。”
他表示,要注意的是,宣傳越跌越買也要強調注意風險,并非所有人都適合這種投資方式。
渠道發力引導低位布局
不止基金公司,基金代銷渠道也在發力逆向營銷。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近期,有些銷售詢問基金公司營銷人員有沒有跌得多的基金,甚至讓趕緊更新營銷材料!
在民生銀行App基金銷售區,則專門設置了逆向優選區域,并對基金申購費率實行一折優惠。這一區域的產品榜單,不乏近一年跌幅超過25%的基金。
此外,螞蟻基金也上線了潛力行業專區,按照安全邊際排序,新能源、大科技、機械設備、環保、光伏、電池等,均被定義為安全邊際高的行業。
不過,宣傳“買跌”的做法在行業并未全面鋪開。多家公募基金渠道人士表示,客戶主動詢問“買跌”的情形仍然較少。
有渠道人士更是對此表示質疑:“跌得多就會反彈得多嗎?畢竟是細分行業,不是寬基指數,有可能是行業基本面出現問題才引發大跌!彼硎,渠道一般不會營銷“買跌”策略。
基金公司、渠道合力引導低位布局,基民對此買賬嗎?
一位券商系公募人士直言:“我們和客戶接觸的實際感受還是‘罵聲一片’,跌得多的基金沒人買單!
“現在基金公司都在強調低點布局,但實際情況是,客戶并不愿意買單,同一只產品在牛市發行,也許能賣30億元,熊市可能只賣出10億元。說實話,從過去幾年的實踐來看,大部分投資者還是更容易在高點買進!币晃皇袌鋈耸扛袊@,引導投資者低位投資之路任重而道遠,基金公司和渠道也需要在提高基民收益率和做大規模之間做出取舍,將保護持有人利益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