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海富蘭克林基金王莉:跟蹤機構行為變化 捕捉債市結構性機會
做過債券交易員,還管理過貨幣基金,在接管債券型基金之后,國海富蘭克林基金的基金經理王莉依然延續著過往“摳得細”的投資風格,通過嚴格把控負債成本,剖析資金面變化,跟蹤機構投資者行為,及時捕捉市場中出現的結構性機會。
在經歷去年債市大幅調整之后,天生樂觀的王莉在和市場不斷交流的過程中,逐步擺脫自己過往的主觀思維。回過頭來王莉發現,其實市場的每一輪波動都蘊含著結構性機會,積極把握這些機會,投資組合才能創造出相應的超額收益。
債券投資同樣需要自下而上
去年四季度的理財贖回潮和債市大幅回調,讓王莉深刻地體會到,債券投資除了需要自上而下地看宏觀基本面、無風險收益,分析利差,自下而上地追蹤和研究市場上機構投資者的行為同樣至關重要。
因此,除了參與所在的固收部門每周對GDP、價格(CPI、PPI、CRB)、政策面、短端資金價格四個維度打分之外,王莉還會在此基礎上進行額外的機構行為分析。其中,她重點關注資金規模較大的公募基金、理財子、外資等非銀機構的行為變化。
“比如去年我們關注到保險行業要求負債端和資產久期相匹配,所以保險端就很喜歡配置超長債,而30年國債之所以能夠穿越牛熊、保持穩定的彈性,主要就是來自于保險端的超強配置價值。所以,我們就高頻跟蹤保險端對于超長債的配置意愿,來判斷當下超長債是否具備配置價值。”正是基于對機構行為的緊密跟蹤,王莉把握住了超長債的結構性配置機會。
此外,去年四季度理財凈值化之后帶來的負循環情況,也讓王莉開始注重理財端的變化。通過對類貨幣型、非貨幣型、混合型、權益型理財的破凈率分項分析,王莉發現,為了降低破凈率,理財子近期發行的理財產品短期化趨勢顯著,負債端的不穩定性也隨之增強。因此,在資金面的影響下,短端資產收益率可能會存在上行壓力。
在中長端資產的判斷上,王莉則更加關注配置端例如保險、農商行、外資等機構的配置需求。如果它們的配置需求出現一定變化,她在中長端資產配置上可能會相對謹慎;如果配置需求沒有出現大的變化,經濟基本面也沒有出現大的反轉,她對于中長端資產的配置仍比較看好。
關注短端利率債配置價值
秉持著“票息為王”的投資邏輯,在王莉的投資組合中,利率債的配置比重相對較高。“一方面,利率債基本不考慮信用風險,流動性較好;另一方面,利率債提供了多種利率的配置選擇,例如配置超長債,通過調整其持有數量,就可以迅速調整組合的久期。”王莉稱。
但是站在當下,王莉發現,30年國債和10年國債的利差已經到了歷史較低的分位數,超長債的配置價值并不是太高。并且,9月地方債發行加速,特別是保險端可能會更傾向配置這種10年、15年期限的地方債,那么超長債的配置力量可能會有所削弱,所以王莉當前對于長端資產的配置整體持謹慎態度。
“短期來看,9月資金面的表現會比較關鍵。一方面,目前銀行間市場杠桿水平較高,大行可能會稍微減少它們在隔夜市場投放的資金量,那么可能會導致短端資金價格上升,短端資金面可能會出現季節性上行。”所以,王莉目前對于1-3年的利率債特別是政金債的配置價值更加關注。
除了利率債,王莉在投資組合中也配有一定比例的信用債,配置價值主要是根據1年、3年、5年的AAA信用債和國開債的信用利差進行判斷。“但目前來看,信用利差已經相對較低了,所以組合在信用債方面處于低配的狀態。”王莉表示。
并且,王莉介紹稱,公司層面對于信用債的篩選也有著非常嚴格的入庫流程,因此組合配置主要關注風險水平較低的央國企信用債。而為了獲取信用債帶來的超額收益,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王莉也會從行業配置角度挖掘有信用利差的個券進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