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集規模超16億元 首只浮動費率新基金成立
10月27日,今年公募費率改革后首只公告發行的浮動費率基金——交銀瑞元三年定期開放混合宣布成立,募集規模達16.68億元,為黯淡已久的主動權益新發市場注入了一抹亮色。
交銀施羅德基金表示,公司對該基金的未來運作滿懷期待和信心,并將匯聚公司整體投研團隊平臺力量,在未來運作期間進行穩健的投資管理,力爭為持有人創造中長期的良好回報。
冰點爆款募集超16億元
10月27日,交銀施羅德基金公告稱,交銀瑞元三年定期開放混合基金于10月27日成立,募集規模為16.68億元,募集有效戶數為27043戶,這也成為公募基金行業開啟費率改革后首只公告成立的浮動費率基金。
資料顯示,該基金是首批將管理費率與業績掛鉤的三年定期開放型基金之一,從投資者實際體驗出發,費率水平雙向浮動,將管理人與持有人利益深度綁定,是貫徹監管讓利于投資者方針思路的積極實踐。在權益市場震蕩之下,浮動費率基金的熱銷意味著市場信心的持續恢復,也體現出投資者對于當前市場處在低位、利于布局的共識。
據悉,該基金的主要銷售渠道為交通銀行以及托管行中信銀行,兩家銀行對于該產品費率的創新、三年期的產品形式、當前點位的布局時機以及基金經理的選擇表達了肯定和信任,在基金發行工作上均給予高度重視。
在兩家銀行的攜手努力下,僅用10個交易日就共同完成了該基金的募集。銀行渠道表示,后期還會有多只浮動費率基金陸續上線,代銷機構希望率先發行的基金所取得的良好發行效果,可以為后續同類產品的發行提升信心。
此外,與持有時間掛鉤的浮動費率基金——景順長城價值發現混合也于10月27日募集結束。中國證券報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該基金的募集規模也相當可觀。
基金公司出手自購
自上述兩只產品發售以來,交銀施羅德基金、景順長城基金紛紛宣布,將出手自購旗下浮動費率產品。
10月17日,交銀施羅德基金表示,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穩定發展和公司主動投資管理能力的信心,擬在交銀瑞元三年定期開放混合的募集期內以固有資金2億元認購該基金。
根據成立公告,募集期間交銀施羅德基金運用固有資金認購該基金約1億份,交銀施羅德基金全資子公司交銀施羅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認購該基金約1億份(含利息結轉的基金份額),基金管理人從業人員認購該基金約323.68萬份,基金管理人高級管理人員認購該基金份額的數量在100萬份以上。
此外,交銀施羅德基金還表示,公司堅持主動投資能力建設,以理性審慎的專業化視角進行產品布局和投資運作,堅持低位布局、逆周期布局,努力做難而正確的事。
該基金由知名績優基金經理楊金金擔綱,結合三年封閉運作的特點,既能充分發揮公司的投研優勢,也能為持有人爭取收益的更大可能性,獲取更好的投資體驗。公司對該基金的未來運作滿懷期待和信心,并將匯聚公司整體投研團隊平臺力量,在未來運作期間進行穩健的投資管理,力爭為持有人創造中長期的良好回報。
10月26日,景順長城基金表示,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信心,景順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及全資子公司景順長城資產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將出資1000萬元固有資金,認購景順長城價值發現混合。景順長城基金表示,該基金的擬任基金經理為價值投資名將鮑無可,并且管理費率與持有時間掛鉤,持有基金份額的時間越長,適用的管理費率越低。公司將秉承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的理念,一如既往地為基金份額持有人創造價值。
逆勢布局尋找機會
近期,楊金金在接受采訪時也表達了新基金運作的思路。
經過兩年的市場調整,楊金金預計,會有越來越多的行業自身完成出清,實現“剩者為王”,再疊加經濟企穩復蘇,以及部分優秀公司在下行期做的逆周期布局,會有相當多的細分子行業龍頭依靠行業內生的出清和公司競爭力的提升,出現顯著的拐點。
對于三年期基金的運作特點,楊金金也給出清晰的思考:投資端可以更多選擇長期收益,更適合做左側投資,也就是盈利沒有進一步下行壓力,同時股價在底部、籌碼比較干凈、向下空間有限,但往后看1-2年上行空間比較大的一些行業和個股機會。
鮑無可則在三季報中表示,今年以來國內經濟的總量并不差,較差的點在于盈利,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情況需要時間來消化。如果融資成本持續維持低位,鮑無可預計這個過程將會持續較長時間。
市場行情方面,三季度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大幅度上升,給所有的風險資產定價帶來壓力,在鮑無可看來,無法判斷其何時見頂或持續多久,但考慮到全球主要經濟體的杠桿率都處于高位,他更加傾向于認為當前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處于高位。
“三季度由于市場下跌,我們認為部分股票進入了價值區間,因此基金倉位也有所提升。我們不敢斷言當前市場處于低位,但從對基本面的跟蹤來看,我們相信組合當前的持倉是有性價比的,長期力爭給投資者創造持續回報。”鮑無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