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消費醫藥板塊強勢 基金經理樂觀情緒升溫
港股市場迎來龍年“開門紅”,在節后5個交易日中,有4個交易日出現上漲,其中,消費、科技、生物醫藥等板塊領漲。
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的多位基金經理認為,2024年港股公司業績預期回暖,市場流動性或于年中迎來實質性改善,港股有望開啟業績與估值修復的雙擊行情。重點關注高股息、資源股、互聯網三大方向。
龍年開年“三連陽”
2月14日,港股市場迎來龍年首個交易日。龍年開年前3個交易日,港股強勢反彈,領漲全球市場。
2月16日,港股四大指數均收獲可觀漲幅。當日恒生指數漲2.48%,報16339.96點,龍年開年前三個交易日漲3.77%;恒生科技指數漲3.71%,報3342.73點,龍年前三個交易日漲6.89%;恒生國企指數漲2.73%,報5558.86點,龍年前三個交易日漲4.75%;恒生紅籌指數漲3.23%,報3284.63點,龍年前三個交易日漲2.74%。
由于2月14日到2月16日A股休市,相關基金凈值變化未能及時體現;2月19日,在公布凈值的454只名稱中包含“港”字的基金中,有439只取得了正收益。在2月19日港股市場調整的背景下,這些基金正收益的取得與港股開年的反彈密切相關。
這些含“港”基金中,前海開源滬港深強國產業、寶盈互聯網滬港深、天弘中證滬港深云計算產業ETF2月19日單日凈值上漲都超過6%,另有18只含“港”基金單日凈值上漲超4%。
港股持倉較多的廣發滬港深新起點2月19日漲幅為3.02%。該基金2023年四季報顯示,其前十大重倉股中絕大多數為港交所掛牌上市公司,包括中國海洋石油、中國石油股份、中國移動、紫金礦業、騰訊控股、中國石油化工股份等。
不過,2月19日,港股有所回調,恒生指數下跌1.13%。2月20日,港股再次收紅,恒生指數漲幅為0.57%。
部分板塊強勢反彈
在港股各板塊中,與春節假期消費密切相關的板塊成為上漲主力,紡織與服裝、酒店與餐飲、傳媒以及食品零售等板塊漲幅居前。
對于港股龍年伊始的連續上漲,廣發基金分析,上漲行情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長假之前決策層出臺一系列政策穩定市場;二是長假前后經濟數據較好,包括社融信貸超預期以及春節消費、出行數據較好;三是受益于海外人工智能(AI)領域進展,科技類股票,如半導體板塊表現出色,與美股AI相關板塊走強交相呼應。
除消費、科技相關板塊外,生物醫藥股的強勢反彈也備受市場關注。2月16日,港股制藥、生物行業指數上漲5.26%,微創醫療、思派健康、藥明生物等個股紛紛大漲。
市場人氣漸旺
“開門紅”后,港股能否持續反彈?廣發基金國際業務部總經理李耀柱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伴隨國內經濟逐步企穩回升,美國有望進入降息周期,港股預計會有較好表現。
“后續可期待在財政發力的背景下,公司業績預期回暖。隨著利率端有望在2024年確立下行趨勢,對港股的流動性壓制預計有所緩解。港股有望開啟公司業績與估值修復的雙擊行情。”匯豐晉信港股通雙核策略的基金經理付倍佳預計,2024年港股市場有較大概率先抑后揚,市場流動性有望于年中迎來實質性改善。
富國中國中小盤基金的基金經理張峰認為,港股估值較低且已經經歷了較長時間的調整,一些利空因素得到了相對充分的反映,目前的主要問題是等待政策的實施和產生效果需要時間。
對于重點關注方向,李耀柱表示,將重點關注高股息、資源股、互聯網三大方向。對于高股息資產,李耀柱表示:“在流動性寬松的市場環境下,存貸款利率均會下降,自由現金流高、分紅穩定的高股息資產具有明顯的相對優勢,這些資產央國企占比高,經營穩健性好,其中的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與此同時,要關注供給受限、需求保持高景氣的上游資源品方向。”李耀柱說,經濟復蘇,上游資源品需求提升,隨著煤炭、銅等資源品開采周期拉長,供給彈性較弱,當下已處于供需平衡狀態。隨著經濟穩步復蘇,資源品價格仍有一定的向上彈性。
“互聯網或有望迎來基本面和估值的戴維斯雙擊。”李耀柱表示,在國內經濟復蘇、美國進入降息周期的背景下,互聯網優質企業的投資機會值得關注。從基本面分析,2024年中國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前景充滿活力,特別是在人工智能、跨境電子商務等相關領域,預計會有突出的增長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