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传媒av毛片无码蜜桃,五月,国产农村熟妇videos,色一情一乱一伦

中證網
中證網
返回首頁

“減負”進行時 指數使用費定價優化空間顯現

張舒琳 徐金忠 中國證券報

  編者按

  新“國九條”提出,建立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快速審批通道,推動指數化投資發展。《促進資本市場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進一步明確“加快優化指數化投資生態,強化全鏈條監管和風險防范安排,著力推動資本市場指數與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在指數化投資迎來新突破之際,本報推出“促進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系列報道,觀察、思考和前瞻指數化投資浪潮中的新動向、新需求、新趨勢和新挑戰,助力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

  基金降費又迎大動作。

  3月21日起,基金公司旗下指數基金指數使用費陸續調整為由基金管理人承擔。這是穩步降低公募基金綜合費率的新進展,更是讓利于基民的實打實“減負”。

  指數使用費變更支付主體,對于提升基民獲得感、促進指數投資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將促進指數投資的良性競爭生態。不過,在指數使用成本“換人買單”之后,行業中也有了新的期許。

  中國證券報記者調研采訪發現,在指數基金綜合費率持續壓降的背景下,指數使用費在綜合費率中的占比被動大幅抬升。此次,優化指數使用費的支付主體對于降低基民投資成本的效果立竿見影,但是,指數使用費定價的問題愈發凸顯。

  基金機構普遍反映,在指數產品綜合費率進一步降低、讓利于投資者的大趨勢下,期待優化指數使用費的定價機制,期待指數運營機構動態定價、合理讓利。對于指數投資良性生態環境而言,高質量的、合理定價的指數,一方面可以保證指數開發及運營機構做好指數的開發編制、運營維護工作,另一方面可以讓基金公司等資產管理機構更好地設計、發行相關指數產品,控制成本、創造收益、合理獲利。

  基金公司集體“官宣”

  3月19日以來,公募機構陸續官宣,變更存量指數產品的指數使用費,由基金財產中列支改為基金管理人承擔。據Wind不完全統計,3月19日以來,超過90家基金公司發布了將旗下部分指數基金指數使用費調整為基金管理人承擔的公告。整體來看,大型基金公司涉及產品較多、規模較大,同時許多指數基金管理規模較小的中小公募機構也加入其中。產品類型涉及ETF、ETF聯接基金、LOF、債券型場外指數基金等。

  此前,指數基金使用費按照“新老劃斷”原則收取。根據2021年2月1日起施行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指引第3號——指數基金指引》,指數基金應當在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中明確約定,標的指數使用費應當由基金管理人承擔,不得從基金財產中列支。但該指引施行前已經核準或注冊的指數基金,指數使用費收取可參照前款要求執行。

  今年1月,證監會印發《促進資本市場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降低指數基金投資成本等舉措,其中就包括將存量指數基金的指數使用費從基金財產中列支改為由基金管理人承擔。

  Wind數據顯示,股票型ETF的指數使用費率普遍為0.03%/年,債券ETF的指數使用費率普遍為0.02%/年,場外指數基金的指數使用費率大多為0.02%/年,其中部分國開債、金融債指數基金的使用費率相對較低,為0.015%/年。

  以規模最大的寬基指數滬深300為例,截至2024年底,跟蹤滬深300指數的ETF規模合計突破9850億元,其中規模最大的四只滬深300ETF規模均突破千億元。按照2024年底靜態規模粗略估算,僅跟蹤滬深300這一項指數的相關產品指數使用費就超過億元。

  另有一些ETF采用階梯式計費,指數使用費率更是高達0.1%/年,并約定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一定規模時,采取0.12%/年的指數使用費率。此外,一些海外指數公司的指數使用費率相對較高,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部分MSCI、恒生指數相關ETF的指數使用費率在每年0.04%到0.06%不等。不過,也有一些跨境ETF指數使用費率相對較低,例如跟蹤日經225指數的部分產品指數使用費率只有0.002%/年。

  尋求平衡定價模式

  在公募基金費率改革深化、持續降本增效的背景下,指數使用費對指數基金運營帶來的成本壓力不容小覷,這也引發了基金行業的熱烈討論。

  以ETF為例,一位資深指數投資人士為中國證券報記者算了一筆賬:當前降費趨勢下,不少大型寬基指數ETF已按照0.15%/年的費率收取管理費,其中指數使用費率0.03%/年,做市成本比率約0.03%/年,還有許多產品需要向券商支付尾傭(即管理費的50%),基金公司到手的管理費所剩無幾,1億元規模的產品到手的管理費為1.5萬元,再考慮到人員等日常運營成本,一只ETF或需要做到500億元規模才能覆蓋成本。截至3月18日,市場上規模超過500億元的ETF僅有10只,全部為寬基指數ETF。

  他表示,此前股票型ETF普遍按照0.5%/年的費率收取管理費,彼時0.03%/年的指數使用費率還覺得“無所謂”,而當大型股票ETF管理費普遍降至0.15%時,指數使用費支出占比高達20%。指數公司在編制和維護環節付出的成本,與基金規模并非線性相關。“在公募基金降費的大趨勢下,指數使用費是否也可以適當降低,這是一個值得好好討論的問題。”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此次指數基金降費行動中,易方達基金旗下調整的產品達到52只,包括易方達滬深300ETF、易方達上證科創板50ETF、易方達中證500ETF、易方達創業板ETF、易方達上證50ETF、易方達上證50指數(LOF)等。華夏基金旗下調整的產品達到33只,包括華夏滬深300ETF、華夏中證500ETF、華夏上證科創板50成份ETF等,其中不少為大型寬基指數產品。廣發基金旗下調整的產品達到45只。南方基金、招商基金、國泰基金、匯添富基金、嘉實基金等旗下調整的產品均不低于20只。華泰柏瑞旗下調整的產品包括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華泰柏瑞中證500ETF、華泰柏瑞中證紅利低波ETF等8只。據不完全統計,此輪調整后,大型基金公司每年將增加5000萬元以上的指數使用費支出,有的相關支出或超億元。

  從指數公司的實際運營來看,指數的編制、維護的確存在成本。一家中小指數公司負責人魏洋(化名)介紹,以他所在的公司為例,指數公司收費主要分為三部分:一是指數使用費;二是對定制客戶收取的定制費用,從10萬元到20萬元不等;三是指數維護費,每年約5萬元。他表示,作為指數公司,其編制成本包括選樣、指數計算及修正、樣本股調整、股本與權重維護等。此外,指數公司還需要提供大量數據服務,如實時行情、指數高頻歷史行情、成分股權重、指數高頻追溯行情、股本數據、自由流通股本數據、股本調整事件等。

  對于支付指數使用成本、讓利基民,基金機構普遍持歡迎態度,基金機構認為,指數投資重要的“魅力”就在于其低價、高效。但是,在基金綜合費率不斷壓降的背景下,調整支付主體之后,指數使用成本在綜合費率中的占比被動提升,給運營帶來了一定的成本壓力。而且,隨著跟蹤同一指數的基金規模不斷壯大,指數公司維護指數的成本邊際降低,為指數使用費調降提供了可能性。

  “指數的開發、運營是一個需要不斷創新和持續投入的過程,但是,對于部分成熟的主流指數,在其綜合成本非線性增加的背景下,應該在指數運營機構和基金機構之間尋找一個合理的、平衡的定價模式。”華南一家頭部基金公司指數和量化投資負責人建議。

  事實上,《促進資本市場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也明確提出“推動降低或減免ETF做市、登記結算、指數使用等費用,持續調降指數基金運作成本”。

  從“一刀切”到動態定價

  隨著指數化投資時代到來,指數基金規模快速躍升。業內人士建議,對于一些特色指數,可建立指數使用費與指數研發投入、市場價值掛鉤的動態評估體系。對于規模較大的成熟指數,可以設置收費年限或階梯費率,如采用“封頂收費”或隨規模遞減費率,推動“規模越大、費率越低”的分檔模式。

  “公募浮動費率基金的一些做法或值得借鑒,如采取階梯式收費。當跟蹤指數的產品規模不大時采取一檔費率,若達到一定規模,足以覆蓋指數公司運營成本時,可適當下調費率。”魏洋表示。

  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基金機構也有不同的擔心。對于中小型機構來說,指數使用費轉為基金管理人支付,對于其指數投資業務的發展帶來一定壓力。有基金人士認為,在有限資源下,負擔指數使用成本會進一步分流業務資源,中小型機構更加希望全行業系統性推進指數使用合理定價,“因為它們在市場化渠道中的議價能力更為有限”。

  此外,對于部分研發投入大、市場培育難度高、特色化設計運營的指數,基金人士認為,可探索“溢價”定價模式:基金機構付出相對高的使用成本,以匹配指數運營機構的投入情況,并通過“溢價支付”支持指數持續創新。

  事實上,此前指數使用費也經歷過多次調整。例如,2016年及以前,一些指數基金的指數使用費一度高達0.1%/年,且約定了每季指數許可使用費收取下限,后來這些基金陸續公告調整計提標準。2020年以來,多只公募基金取消或調整收取下限。后來,也有基金公司宣布對部分指數基金的指數許可使用費進行減免。不過,在公開信息層面,并不能確定部分基金公司在指數使用層面的降費讓利是否有指數運營機構的主動配合。“指數的成本,相對是剛性的,大多數基金機構的降費讓利只是在自己能決策的層面。”有業內人士分析稱。

  該業內人士建議,指數運營機構在指數投資降費讓利中“上前一步”,更加積極主動與行業和公眾溝通,“無論是調降還是調升,充分溝通是指數合理定價的重要步驟”。

  一位指數投資頭部機構高管用餐飲行業來類比指數投資的行業生態:“首先,指數投資是平價餐廳,以家常菜為主,所以綜合的降費舉措肯定是正確的;其次,因為是平價餐廳、家常菜,成本、收入之間是‘緊平衡’狀態。因此,主動降低收入之后,成本應該精打細算,各項支出應該同步優化。指數使用費就是成本中的重要一項。以前這部分費用由‘顧客’直接承擔,現在轉為‘餐廳’自負,此舉必然會得到一定的正面效果,但是,應該允許并樂見運營和使用雙方協商定價、動態平衡。”

  事實上,目前指數開發和運營的主體也在不斷豐富。除了國內相關指數公司外,海外指數公司也在不斷開拓國內資產管理市場。市場主體更加多元化,指數公司調整包括定價在內的綜合策略,也是行業生態變化的順勢之舉。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县| 应城市| 南昌市| 凉城县| 腾冲县| 锦州市| 织金县| 定安县| 桃园市| 湄潭县| 龙胜| 资兴市| 阿合奇县| 黑龙江省| 师宗县| 全南县| 原阳县| 大邑县| 革吉县| 南投市| 密云县| 油尖旺区| 宁城县| 湟中县| 大新县| 肥西县| 沙河市| 仁布县| 新建县| 日喀则市| 屏南县| 饶河县| 湘西| 上杭县| 尼木县| 新余市| 禄丰县| 满洲里市| 深圳市| 三穗县| 高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