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銀施羅德楊浩:三維度構建投資組合
在人口紅利、房地產紅利逐漸趨淡的“后紅利時代”,A股投資該如何布局?交銀施羅德基金經理楊浩的答案是:鎖定優質內核,探尋成長價值。
楊浩認為,A股布局中,要尋找真正具有內核驅動力的企業,關注企業內在能力的搭建,包括創新的研發、共贏的文化、穩健的經營、科學的管理等。楊浩將搭建“三維投資框架”,通過長、中、短三個時間維度來研究標的公司并構建組合。據悉,由楊浩管理的交銀施羅德內核驅動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將于2020年1月8日啟動發行。
三維度擇股
在多年實戰積淀下,楊浩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投研框架——用長中短期三個維度研究公司并構建組合。其三維框架,核心是用長中短期三個維度全方面研究公司,探究企業價值創新內核。具體而言,長期關注企業價值觀與商業模型,尋找能真正為客戶創造價值、具有內在創新驅動的公司;中期關注產業生命周期,尋找具備“時代感”的行業,尤其關注處于導入期和成長期的行業;短期關注行業景氣度,捕捉景氣度攀升帶來的投資機會。三個維度是獨立體系,既有包含關系也有先導關聯,可以指導研究投資,也可以應對不同的組合管理需求。這套框架在具體操作上更依賴于基金經理的投資經驗,以及對個人投資理念的堅持。
在短期維度上,關注行業景氣度、捕捉行業輪動機會的基金經理大有人在,但股市上沒有常勝將軍,若單純追隨行業景氣度,就容易造成基金凈值的波動。對此,楊浩的方法是:不會單一考量景氣度這一維度,堅持行業分散;理解景氣度的驅動因素,嚴格限制主題投資比例。如果是大規;,則必須有一定比例用于逆向投資。
值得一提的是,與行業同類基金相比,在整個管理期間以及每個自然年度,楊浩管理的基金組合回撤控制表現基本位于行業中位水平。
布局“后紅利時代”
楊浩認為,在人口紅利、房地產紅利逐漸趨淡的“后紅利時代”,消費升級與科技創新是市場的長期主流方向,可能存在巨大投資機會的板塊主要有消費服務業、品牌消費品、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
以品牌消費品為例,當前消費代際的更迭、媒介的變遷、渠道的下沉,帶來了消費者“我為中心”的意識覺醒,進而演變為一種潮流。在這股潮流中,優秀公司的內核在于如何利用好外部機遇講好新消費品牌故事,并通過強大的供應鏈物流升級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
楊浩還指出,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換擋期,實體制造業對于宏觀經濟的價值正在被重新定義,智能制造、科技賦能實體經濟已經成為中國的大戰略。優秀的先進制造業公司擁有成本領先優勢,并緊密跟蹤客戶需求,可關注多產品通用制造平臺和核心材料技術有突破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