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華基金胡銀玉:尋找安全邊際 陪伴優秀企業成長
今年一季度市場出現波動,究其原因,并不是來源于企業經營層面,也并非是企業利潤突然大幅下滑帶來的調整,更多是交易層面的因素。在春節之前,整個A股市場只有一小部分股票在持續大幅上漲,在這種交易擁擠的情況下,就難免造成后來的“踩踏”。
交易層面的影響一般不會持續,一些優質資產在3月股價見底以后持續回升。目前有一批優秀企業經過年報和一季報的考驗,股價甚至已經逐步創出新高。筆者認為,今年市場大部分的風險在一季度已經得到釋放,之后再出現系統性踩踏的調整的可能性不大,除非再次累積過大的漲幅。之后一段時間不宜對收益率預期過高,但也不必過分悲觀。
具體來看,A股在過去兩年回報相對較高,但優質資產估值已經相對不低,所以今年的預期收益率不能設置太高。同時,對后市的行情也不必過分悲觀,一是今年全球的經濟形勢良好,二是資本市場的政策面比較溫和,三是居民資產配置轉移在大方向上會繼續有利于資本市場。
在此市場背景下,筆者的投資框架就是以好價格挑選好公司,尋找安全邊際。目前處于價值投資時代,大家在選好公司上的理念較為一致。筆者更為關注的是好價格,以一個合理的價格買入優秀公司并長期持有,整體的勝率會高一些。對于安全邊際,筆者則更加關注,尤其是那些董監高能在現價增持的企業,或者存在有效激勵目標的企業,這些公司能夠提供一定的安全邊際。總體來看,筆者希望能以圍繞好公司、好價格,并尋找安全邊際的方式,陪伴優秀企業成長,賺取企業內在價值提升的錢。
在新產品的建倉過程中,筆者將會根據凈值的安全邊際,逐步提高倉位。當然,如果市場在產品建倉初期快速下跌,或將出現難得的建倉機會,可適當加快建倉步伐。這種建倉策略在早期可能會犧牲一部分收益,但這是出于給持有人帶來較好持有體驗的角度來考慮。
行業選擇上,筆者會選擇三個行業作為基石行業,使組合整體相對穩定。這三個基石行業分別是大健康、大消費和大金融。筆者做過醫藥行業的分析師,大健康算是筆者自身的能力圈;消費升級是筆者非常看好的大方向,有很多細分領域值得長期深耕;大金融的長期回報率可能不如前兩個行業,但配置金融股的好處是,在某些時候可以平抑組合的波動,避免產品凈值出現大幅回撤,提高抗風險能力。除上述基石行業外,其他的行業筆者也會適當關注,積極尋找具有進攻性的資產并進行輪動,保持組合的活力。
總體來看,筆者在建倉期將以三大行業做基石,其他行業輪動,整體上傾向于均衡配置。在控制好回撤和獲取高收益率方面,雖然兩者很難同時做到,但從提升持有人持有體驗的角度,適當控制回撤還是有必要的。持有人能否長期持有產品,是決定其能否獲得長期回報的基礎。
在回撤管理方面,結合筆者過往經驗,可以從幾方面來考慮:一是行業配置適度均衡,不把倉位都放在單一板塊上;二是選擇個股時更注重安全邊際,有安全邊際的股票,會使組合整體回撤相對可控;三是做好倉位控制,尤其在市場面臨不可預知的系統性風險時,及時做出倉位上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