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實基金總經理經雷:擁抱客戶時代 收益與體驗共筑投資者獲得感
3月17日,嘉實基金總經理經雷在中國證券報主辦的“2023基金業投教創新論壇”上發表了主題為“以系統性投教創新服務客戶體驗”的演講。經雷認為,投教創新擁有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內生要求與客戶時代到來的雙重驅動,對于基金公司來說,投資者教育工作需貫穿始終,要用專業輸出價值,用價值鑄就品牌。未來,基金公司投教工作應在機制系統化、長期化、共享化,投教內容個性化,投教陪伴數字化、場景化、互動加強等方面持續發力。
客戶時代到來
經雷認為,圍繞“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這一問題開展投顧投教工作之前,首先應當明確一個背景,即客戶時代的到來。
首先,他認為,在財富管理時代,隨著居民財富的積累,社會財富逐漸增配權益資產。經雷介紹,過去25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9.73%的年度復合平均增速,2018年至2021年期間更有加速趨勢。按照中金公司的估算,到2030年中國居民可投資金融資產規模將達到486萬億元。因此,當下進入財富管理大時代毋庸置疑。
其次,他表示,中國資產管理滲透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他介紹,分析資產的資金流可以發現,養老第一、第二、第三支柱,包括理財、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險資管等整體管理規模,在整個金融資產中的占比偏低,大概30%。與海外市場相比發展空間還很大。
此外,經雷表示,個人養老賬戶啟航,中國養老理財藍圖日趨完整,養老時代已至。他認為,個人養老需求千人千面,不同生命周期的養老需求,會對應不同的財富增值需求,未來會在個人養老金賬戶的資產配置中充分體現。這些個性化的需求是資管機構和財富管理機構提升客戶投資獲得感時重點關注的問題。
最后,他認為,客戶時代客戶需求愈發個性,基金定位更為清晰。經雷表示,當前,在財富管理過程中,以銷售渠道為紐帶,公募基金逐步了解到客戶的需求。這個過程中,投資者以及銷售渠道不斷地抬升基金的定位標準,比如業績標準、風險標準等。他進一步表示,隨著客戶端的個性化、線上化、專業化,以及互動的場景化,客戶對于財富管理主動性提高,對于基金公司來說,不僅需要提供個性化的產品和專業的觀點,還需要提供供投資者思考的工具與框架。
關注兩大維度
經雷認為,投資者獲得感主要包括投資收益和持有體驗兩大維度。一是作為基金公司需要以業績為本;二是在投資者持有產品的過程中,基金公司作為財富管理機構應給予投資者應有的陪伴和教育,使得投資者面對市場波動時能夠對市場、產品以及投資策略有深刻的認知,理解波動背后的邏輯。
在投資收益方面,經雷表示,新的投資環境下,公募基金為客戶賺取投資收益的框架與方法需要迭代。其中,對于傳統基本面的資產配置框架,更多的是對戰略和戰術資產的選擇。當下,在大類資產配置和結構配置的選擇中,結構配置會更重要。比如,在權益投資中,圍繞行業和產業鏈進行配置;在固收投資中,需圍繞不同的利率策略、信用策略捕捉機會。未來,新的資產配置需要圍繞資產、策略、標的、風險構建多資產組合策略工具。
在持有體驗方面,經雷認為,投資者教育工作是貫穿始終的,必須做實、做細。他表示,投資者教育內涵十分豐富,它是在不同場景下以不同載體或溝通方式,建立、加強投資者與基金公司互信的過程。公募基金通過持續的投資者教育,來幫助投資者建立科學的風險收益預期、提升其理財知識及理財技能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日益凸顯。
談及嘉實基金在投教方面的經驗,經雷表示,嘉實基金始終將投資者教育工作視為戰略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致力于用專業輸出價值,用價值鑄就品牌。
具體來看,他介紹,第一,圍繞客戶理財旅程的不同階段需要,系統性生產原創的、豐富的投教內容,探索多元化呈現形式;第二,聚集投研資源,鼓勵基金經理、研究員、投顧團隊等積極參與投教工作,與投資者深入互動;第三,積極開放對優質投教內容的共享,共建行業投教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