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贏基金張璐:通過量化實現機器人賽道投資“純中選純”
王鶴靜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中證網訊(記者 王鶴靜)9月26日晚間,永贏先進制造智選、高端裝備智選基金經理張璐在中國證券報“中證點金匯”直播間表示,對于先進制造板塊比較關注三個細分方向。
第一,傳統機器人成本占比較大、毛利率較大的板塊。張璐表示,三大零部件是產業鏈中技術壁壘高、成本占比較大的環節控制器、伺服電機、精密減速器,成本占比分別為17%、20%、30%,合計約占成本比重70%以上。從盈利水平看,上游零部件的毛利率也相對較高,其中減速器毛利率為40%,伺服系統為35%,控制器為25%。
第二,AI技術革命帶來的機器人智能化新趨勢環節。在張璐看來,機器人是AI技術優秀的載體,傳感器、視覺、語音交互等板塊都屬于未來智能機器人的關鍵環節,年初至今已經積累了較大漲幅,需要進一步優選個股。
第三,在中下游選取可能有爆發式需求增長的領域。
在機器人方面,張璐認為,目前工業機器人確定性較強,但較為成熟,更加關注國產化滲透率提升相關個股機會。人形機器人正處于0-1的環節,目前還未量產,人形機器人遠期或許是可以類比汽車的家用消費品,未來具有巨大需求。服務及特種機器人雖然目前基數較低,但預期增速較快。具體來看,服務機器人主要包括家用服務機器人、公共服務機器人、醫療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包括電力巡檢、核工業、無人機等等。
除了更細化關注機器人產業鏈上高價值環節之外,張璐表示,他也注重投資標的“純中選純”,例如機器人指數里個別成分股與機器人關系不太緊密,主營業務里機器人收入占比較小,但由于市值較大,所以權重暴露較高。
“我們通過量化與自上而下研究雙輪驅動,并采用因子加權的方式,讓市值不大、但彈性高、機器人業務占比大的純正機器人小票也有充分的權重暴露,力爭更好地捕捉機器人賽道成長帶來的紅利。”張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