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級私募重倉股表現分化 逆襲窗口期開啟
2020年即將收官,不少牛股、牛基正在逐步顯露雛形。值得關注的是,在上市公司三季報中浮出水面的百億級私募重倉股,在第四季度前半段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走勢。
業內人士指出,百億級私募在個股上的選股思路值得普通投資者學習借鑒,對于目前尚未有所表現的重倉股,其中的潛在投資機會同樣值得關注。
重倉股表現“冰火兩重天”
來自Wind及國內某私募監測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按照A股上市公司公布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統計,淡水泉投資、高毅資產、景林資產、千合資本、林園投資、深圳凱豐投資、保銀投資等七家百億級私募機構,共計重倉持有97只個股。
截至11月11日收盤時,這97只個股在第四季度前半階段整體表現差異巨大。在漲幅居前的個股中,13只個股漲幅超過20%,其中云鋁股份飆升51.21%,名列第一。
97只百億級私募重倉股中,截至11月11日,有13只個股跌幅超10%,其中表現最差的是中簡科技,跌幅達14.92%。
Wind數據顯示,自10月以來,上述97只個股共有60只實現上漲,占比為61.86%;同期A股市場4075只個股中,共有2204只個股上漲,占比為54.09%。整體來看,百億級私募的階段選股勝率略微領先一籌。與此同時,從個股平均收益率的角度來看,截至11月11日,上述97只個股10月以來平均上漲4.84%,雖然跑贏了同期的上證綜指(+3.86%),但跑輸了同期的滬深300指數(+6.92%)與深證成指(+6.30%)。
掘金弱勢品種
對于百億級私募重倉股第四季度表現“冰火兩重天”的現象,不少私募投資人士也從宏觀基本面分析和逆向博弈的角度給出了投資參考。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總監曾令華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大消費、科技、醫藥、化工等都是比較強勢的行業。10月以來,相關領域繼續展現出了更集中的市場結構性機會。從好買基金跟蹤的大型私募來看,截至目前,百億級私募今年以來普遍收益率相對不錯,總體把握住了今年A股的結構性行情,也基本“捉對了方向”。
壁虎資本總經理張增繼認為,2020年前三季度表現較好的行業集中在消費、醫藥和科技三大領域,百億級私募在第三季度末的主要重倉股分布,也重點圍繞在這些結構性方向上。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在不確定性因素較多的大環境下,相關頭部私募對確定性、中長期景氣行業和優秀公司的偏好。對于第四季度以來股價表現明顯較差的重倉股,從投資博弈的角度來看,普通投資者可以對相關個股的基本面進行甄別,適當逆向配置那些有業績支撐、基本面并沒有惡化的標的。
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胡泊表示,目前百億級私募的重倉股并不由私募披露,只能從上市公司定期財報中尋找相關持倉信息。相關重倉股的股價變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百億級私募在相關重倉股上的增減持變化。在此背景下,對于10月以來股價表現較弱的百億級私募重倉股,普通投資者一方面可以將私募的持股數量變動情況作為重要買賣參考;另一方面,考慮到A股市場運行的周期性特征,那些表現較差,但基本面健康且估值合理的品種,仍可能出現逆向投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