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翼虎投資:A股二季度有望完成筑底
“五一”假期之后,A股市場結構性特征顯著,周期股吸金明顯,核心資產放量下跌,主流資金投資取向發生轉移。日前,深圳翼虎投資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5月A股市場大概率將延續4月以來的震蕩行情。拉長時間周期來看,整個二季度市場或將呈現弱勢,但弱而不破,破中有機。二季度A股和港股有望完成筑底,并立足中長期基本面,開始布局新一輪結構性行情。
基本面依然穩健
翼虎投資分析,從外部市場來看,二季度以來,美國通脹數據和美債收益率上行,美元反彈仍然對新興市場產生擾動。特別是美債收益率繼續抬升到2%左右,再次壓制美國大型科技股估值。未來數周,即使美股因為通脹超預期而出現快速調整,導致全球股市趨勢性跟隨,A股和港股也更多的受到短期風險偏好的沖擊,美國通脹尚不會對國內貨幣政策造成收緊壓力。
從內部市場來看,從2月調整以來,不同于美股不斷創新高的行情,A股和港股則是持續釋放風險。目前,A股和港股基本面和估值層面都沒有系統性風險,國內化解存量風險的力度和節奏或仍將在二季度影響短期市場走勢。
對于A股市場后市,翼虎投資表示,如果說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可以被定義為基本面和流動性的博弈,即向上的基本面和邊際收緊的流動性的博弈,那么,預計二季度可能會呈現一個拐點。在市場僵持過程當中,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慢慢處于下行區間,經濟過了高點之后或將有所降速,貨幣政策或將有放松的預期。
關注業績與流動性變化
翼虎投資指出,在年報、季報集中披露期之后,業績層面“是騾子是馬”已見分曉。觀察這一輪披露的年報和季報,最大的感觸就是超預期的“見光死”,低于預期的調整劇烈。
低于預期的調整劇烈,這個邏輯層面比較好理解,但超預期的“見光死”則令人費解。業績可圈可點,增速亮眼卻“見光死”的核心原因在于對未來的信心不足。
反映在經濟層面,翼虎投資認為,流動性高點出現在2020年7月左右,經濟增速高點可能出現在2020年四季度,一季報是過去兩個高點疊加效應下出現的一個滯后反應。總結而言,國內資本市場的流動性高點在去年上半年已經出現,經濟增速高點可能在去年四季度已經見到,所以市場才呈現出這種弱勢特征。
價值股重估將成行情主線
近兩周來,A股市場“煤飛色舞”行情特征顯著,周期股吸金明顯,甚至出現“手無寸鐵”的焦慮,“通脹交易”獨領風騷。
翼虎投資表示,“通脹交易”的原因來自于多方面,受疫情沖擊的供需錯配、流動性失衡、產能受限以及“碳中和、碳達峰”的政策預期。本輪通脹的核心推手還是在于疫情擾動下的供需錯配和流動性失衡。商品價格屢創新高的直接影響是上游原材料大幅漲價,順周期行業呈現的景氣度較高,導致整個市場的中下游行業面臨成本壓力。
如果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不能順利消化或轉移,中下游的企業會比較難熬。企業常有的應對方式如轉嫁、控費、調整產品結構等,以此來消化漲價對銷售利潤率及ROE的影響。例如某機械龍頭企業,2020年以來已經多次上調挖掘機產品價格,上調比例超5%-10%;防水材料公司、石膏建材公司等2021年以來也紛紛宣布上調產品價格。具有前瞻性的原料類企業可通過率先消耗風險儲備存貨和提前進行原料囤貨來對沖漲價壓力。具有成本轉嫁能力和定價權的優質公司已經開始顯現左側配置價值。
另一種途徑是將成本上漲的壓力由制造國(中國)向終端消費國(歐美)轉移。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3.15萬億元,同比增長26.6%,環比增長4.2%,比2019年同期增長25.2%。可以看出中國出口增速延續之前強勢表現,再次超出市場預期,外貿延續穩中向好態勢。海外需求穩步回升的情況下,基于印度疫情的失控,海外產能恢復的替代效應有限,我國的產業鏈競爭優勢再次顯現。換言之,出口鏈景氣修復,疊加供需缺口擴張,具備漲價傳導的出口制造業利潤率水平迎來邊際改善。
回到操作策略上,如果一季度是找業績超預期的品種,二季度的重點則是尋找估值見底、毛利穩定、有邊際提升空間的品種。現階段需戰略回避中下游受成本上漲影響的板塊,警惕“茅指數”等估值較高板塊的補跌風險。價值股重估、成長股調整是未來行情的主線。
翼虎投資依然圍繞著創新型增長深度布局,不會偏離醫藥、新興消費、TMT科技和先進制造四個賽道,繼續持有海內外能保持毛利穩定增長及戰略升級的優質標的。外圍市場的不穩定性,疊加印度疫情的沖擊,A股當下市場情緒偏弱,對于流動性利空沖擊異常敏感,需要關注北向資金的邊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