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銀行上市首日盤中破發 港股投資者冷落金融股
近期破發似乎成了港股的主旋律,在小米集團上市首日破發之后,7月10日九江銀行(6190.HK)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首日也未能幸免,盤中跌幅一度逼近4%,不過尾市隨著大盤走好,全日收平,報10.6港元,首日成交額為合共認購1.76億股,18.7億港元。
認購倍數僅為0.28倍
九江銀行上市時間窗口并不算理想,認購額也大幅低于預期。
7月6日,九江銀行公開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其發行獲得的認購申請合計990.12萬股,以3.6億股總量計算,認購倍率僅為0.28倍,發售總額僅占全球發售初步提呈的發售股份總數的2.75%。
“近期市場出現明顯的調整,港股認購不足的情況常有發生,我們也料想到會認購不足,但是這么低的認購倍數還是在預期之外。”香港一家券商分析師表示。
作為江西省的第二家赴港上市銀行,該行的發售價格為10.6港元,按此計算,募集資金約為37億港元。此前厘定的發售價格區間為10.48港元至10.96港元,實際發行價格趨于發售價格下限,但依然未能獲青睞。
九江銀行于2016年引入北京汽車集團成為戰略投資者,北汽集團以每股人民幣6.87元的認購3.66億股股份,成為主要股東之一。除明星股東外,九江銀行本次亦引入6名基石投資者,即融德投資、Success Cypress Limited、航信環球控股、香港凱利家居、文峰集團,及富力地產(香港)合共認購18.74港元。
九江銀行迫切上市的原因在于急需補充資本。九江銀行表示擬將發行所得款項凈額用于補充資本金,以促進業務持續健康發展。
2015年-2017年,九江銀行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3.01%、11.15%、10.51%,連續三年下滑。
而九江銀行業績增長一直不太穩定, 2015年,九江銀行凈利潤為18億元左右,到2016年下滑至15.6億元,2017年九江銀行的凈利潤增長又到17.6億元。
根據公開信息,眾多小型銀行都面臨著非息收入占比較低的問題,九江銀行也是如此。
2015年-2017年的數據顯示,九江銀行的凈利息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均維持在90%之上,2017年,九江銀行的營收為58.55億元,其中凈利息收入56.39億元,利息收入占總營收的96.3%。
九江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也備受關注。在經過一番努力后,九江銀行 2017年的不良率僅為1.62%,同比驟降0.37個百分點,2016年的不良貸款率為1.99%。與已經上市的城商行相比,九江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已經降低到接近行業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