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從逆勢投資到“爭搶”份額
中國證券基金業協會官網顯示,合富創新新三板優選一號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最近成功備案。今年以來,約有20只三板私募產品獲得備案,與去年基本持平,與2019年的2只相比大幅增長。戰略投資、網下申購北交所新股,參與擬進軍北交所的新三板公司定增,私募基金在北交所和新三板上成為最活躍的投資力量之一。
多位私募人士表示,隨著北交所的設立,投資北交所和新三板公司在流動性和退出機制方面不再是個難題。現在投資人對新三板看法已經開始改觀,募資也變得容易了。
“現在要做的是抓緊調研,篩選好公司,抓緊投項目。”一家私募負責人告訴記者,北交所設立后,北交所和新三板公司股價延續了新三板改革以來的漲勢。隨著估值不斷修復,目前新三板公司股價和成交活躍度有所分化,好公司量價齊升,所以發掘好公司是當下最重要的事。
金長川資本長期活躍在新三板。公司創始人劉平安認為,北交所宣布設立并順利開市,解決了幾個問題:一是增強了市場信心。北交所設立后,掛牌企業和投資人都轉變了觀念。二是完善了制度。北交所設立后,包括上市規則、定增制度、合格投資者降門檻及尚在籌劃的混合做市制度等資本市場各項制度,其他交易所有的,北交所都有;其他交易所沒有的,北交所也可能有。三是解決了新三板優質公司價值嚴重低估的問題。四是解決了流動性不足的問題,現在很多優質股票成交量還不錯。五是退出通道終于通暢。
私募基金是北交所和新三板投資主力軍。首批精選層公司去年7月掛牌后,股價持續下調,交易有所萎縮。為激活市場,相關各方推出了綠鞋機制與戰略配售制度。私募機構積極參與,晨鳴(青島)資管、丹桂順資管、金長川資本都參與了多家公司的戰略投資。截至目前,晨鳴(青島)資管參與26家北交所/精選層公司的戰略配售,丹桂順資管參與了14家北交所/精選層公司的戰略投資。
逆勢投資讓他們在北交所市場上賺得盆滿缽滿。以多家私募參與“戰投”的諾思蘭德為例,公司發行價格為6.02元/股,而最新收盤價超25元。
隨著北交所設立,盈利確定的戰略投資一下成了香餑餑,券商涌入、北交所公募產品及專精特新產品的設立,讓私募機構明顯感受到了壓力。以吉岡精密為例,為了盡可能多地滿足各類戰投,吉岡精密的戰略配售,發行對象和配售股數都達到了上限。丹桂順資管和晨鳴資管相關負責人均透露,現在參與戰略投資靠“搶”,能分配到的額度也少了。
“戰投”市場競爭變得激烈后,私募機構投資策略隨之改變。劉長安透露,未來公司投資的重點將轉移到有望晉升北交所的基礎層、創新層項目,轉移到新三板定增市場和北交所再融資公司。“新三板和北交所還有不少好標的,需要深挖。”劉長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