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向好趨勢不變 全年料實現較快增長
前三季度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22.7%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10月13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前三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22.7%。海關總署同日公布數據顯示,按美元計,9月我國出口同比增長28.1%,再度超出市場預期。
專家認為,出口增速超預期主要是受東南亞疫情導致訂單回流、歐美經濟復蘇、出口商品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展望四季度,我國出口仍將保持較高增速水平,外貿全年有望實現較快增長。
汽車醫藥出口增長亮眼
李魁文介紹,前三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8.33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22.7%。其中,出口15.55萬億元,增長22.7%;進口12.78萬億元,增長22.6%。
今年以來,我國外貿一直保持兩位數的較快增長。提到當前支撐我國外貿增長的因素,李魁文表示,國內經濟持續恢復發展,為外貿持續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全球經濟和貿易有所回暖,國際市場需求增加利好我國出口。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成為推高進口值的重要因素。此外,我國外貿穩增長政策效果持續顯現也是重要原因。
從具體商品來看,出口方面,汽車、醫藥材及藥品增長數據亮眼。李魁文表示,前三季度,我國出口機電產品9.15萬億元,增長23%,高出整體出口增速0.3個百分點,占出口總值的58.8%。其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手機、汽車分別增長12%、14.4%、107%。同期,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增長9.5%,醫藥材及藥品增長108%。
進口方面,李魁文介紹,前三季度,部分大宗商品進口量減價揚。具體來看,我國進口鐵礦砂同比減少3%,均價同比上漲67.5%;原油同比減少6.8%,均價同比上漲32.8%;大豆同比減少0.7%,均價同比上漲29.4%;銅同比減少19.5%,均價同比上漲37.9%。
多因素推升9月出口增速
海關總署13日公布數據顯示,按美元計價,9月我國出口同比增長28.1%,超出此前市場預期,且較8月提升了2.5個百分點。
“9月出口同比增速再次大超市場預期,相對2019年同期增長40%。”光大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高瑞東稱,出口超預期主要是由于家居品類和工業品出口在加速,家居品類出口受益于東南亞疫情沖擊下的訂單回流,工業品出口則受益于歐美經濟復蘇。此外,臺風天氣干擾使得外貿活動積壓在9月最后一周進行,對市場判斷形成一定干擾,也是此前市場預期較低的原因。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9月出口增速加快,并非由于上年同期基數走低,而主要是體現了當月出口增長動能的變化。總體上看,9月我國對發達經濟體出口保持強勢,其中對美出口增速大幅上升,對東盟、印度、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出口增速出現全面反彈。
“仔細分析我國主要出口商品的量價結構可以發現,9月我國出口增速超預期,主要動力來自主要出口商品價格大幅上漲,推動當月出口增速超出市場普遍預期。”王青解釋,比如9月成品油出口量同比增長4.8%,出口金額同比大幅增長64.6%,這一增速差較8月擴大了14.9個百分點。類似現象在手機、家用電器、鞋靴和集成電路出口中也很突出。
外貿量穩質升基礎鞏固
展望未來,在李魁文看來,當前影響外貿發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都比較多。一方面,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外貿量穩質升的基礎進一步鞏固。另一方面,全球疫情起伏不定,世界經濟艱難復蘇,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依然較多。
“考慮到2020年外貿高基數的影響,今年四季度進出口增速可能有所回落,但我國外貿總體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全年仍然有望實現較快增長。”李魁文稱。
王青認為,近期全球通脹升溫的趨勢料延續,將拉升我國出口商品價格。這樣來看,盡管上年四季度出口增速基數抬升,但接下來幾個月,我國出口額增速仍將保持較高增長水平。不過也要注意出口貨運量增速的變化,四季度出口貨運量增速有可能轉入低位,這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出口對國內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會有所減弱。
東吳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陶川表示,從結構上看,出口動能相對較強的地產鏈產品及部分中間品后續表現可能繼續優于勞動密集型消費品;從國別來看,美國仍是中國出口主要拉動力量,對越、韓、日等亞洲國家出口增速則可能進一步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