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對生活垃圾不分類動真格
市城管執法總隊開出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后首張責令改正通知書
本報訊(記者 陳璽撼)今年起,上海全面實施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制度。昨天,上海市城管局執法總隊開出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后的首張責令改正通知書。
兩家物業公司被抓現行
昨天,記者跟隨上海市城管局執法總隊,來到南京東路409號的置地廣場。在該廣場底樓垃圾箱房內,執法人員隨機打開一只濕垃圾桶,桶內裝有枯枝落葉、廢棄紙巾、煙頭、保鮮膜等干垃圾或可回收物,它們并不屬于濕垃圾桶。
根據2014年5月1日起施行的 《上海市促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辦法》,可回收物、濕垃圾、干垃圾應投放至相應的垃圾分類收集容器,未按照規定投放生活垃圾的單位,由城管執法部門責令改正。上海城管執法部門當即向置地廣場的物業管理方上海申能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開出責令改正通知書,責令其限期整改,于8月4日14時前改正相關行為。
執法人員說,如果該單位拒不改正,將面臨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7月底,我們收到區綠化市容部門的告知書,知道要強制分類,并通知到廣場內的商戶!敝玫貜V場的保潔主管王文勝表示,由于廣場內商戶有100多家,雖然通知了,但沒什么強制措施,很難保證百分百做到分類,即使分類也分不細致。他表示,鑒于執法部門下一步可能采取罰款等舉措,物業公司對此高度重視,可能要對廣場內商戶采取不分類就罰款的做法。
隨后,執法人員來到四川中路276號的新黃浦大廈,在該大廈的右側,兩只沒有蓋子的黑色垃圾桶露天放置著,地上污水橫流,散發出臭味,往桶內望去,生活垃圾完全沒有分類,泡沫塑料板、木板、廢棄紙巾和濕垃圾混在一起。根據《上海市促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辦法》,新黃浦大廈物業管理公司是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管理責任人,應按規定設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未設置的,由城管執法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并可處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城管執法部門當即向上海明華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開出責令改正通知書,限其于8月4日15時前改正相關行為,向其開出談話通知書,要求于8月7日前往城管執法部門接受調查。
強制分類條件逐漸成熟
對于此次執法,有些單位表示不理解,認為今年起上海全面實施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制度,為何要到8月才開出首張責令改正通知書?
對此,上海綠化市容部門回應稱,根據《上海市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實施方案》,至2017年底,上海要實現包括所有公共機構和企事業單位在內的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全覆蓋,上海今年用半年時間廣泛宣傳,引導本市相關單位知曉強制分類制度。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已基本完成重點單位的垃圾強制分類告知單發放。此次執法,正是以已被告知的單位為對象,不允許他們再“明知故犯”。
今年,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的《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明確要求,2020年底前,直轄市等重點城市的城區范圍內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這就意味著,到“十三五”末,上海城區范圍內必須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今年初,上海發布《上海市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實施方案》,明確要求全市范圍內的單位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并對單位責任人在容器配置、源頭分類投放收集等職責做出明確規定。
記者從上海綠化市容部門獲悉,截至2016年底,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已覆蓋黨政機關、學校、團體等各類企事業單位合計約7000個,加上今年上半年廣泛告知后,知曉強制分類的單位數量驟增,這成為上海開展大規模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執法的基礎。除了行政處罰,上海還將逐步試點“不分類,不收運”等強制措施,來倒逼相關單位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黃浦區綠化市容局副局長項兆弘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黃浦區向全區相關單位發放3000多份告知書,大多數單位能做好分類。但也有不少單位存在分類不細致、四色垃圾桶配置不全等問題,會給他們一定時間進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