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來,中國證券業協會發起證券公司“一司一縣”結對幫扶行動倡議,以結對幫扶帶動行業精準扶貧。倡議發出后,廣大證券公司以資本市場服務產業扶貧為重點,注重“輸血”,更注重“造血”,為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貧困農戶脫貧致富、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實踐。下一步,證券公司將進一步找準支持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貧困農戶脫貧致富的著力點,切實提高扶貧成效,努力開創扶貧新局面。
□本報記者 徐昭 實習記者 林婷婷
提升產業發展能力
證監會以資本市場服務產業扶貧為重點,優先支持貧困地區企業利用資本市場資源,拓寬直接融資渠道,提高融資效率,降低融資成本,不斷增強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2016年,證券公司積極發揮專業優勢,支持貧困地區企業利用資本市場融資,全年度幫助貧困地區企業融資金額達828.92億元。
其中,幫助貧困地區企業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項目4個,共融資16.45億元;幫助貧困地區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融資項目5個,共融資37.19億元;在貧困地區完成并購重組項目6個,共融資174.87億元;通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開展股權融資項目47個,共融資35.1億元;為貧困地區企業發行債券(含資產支持證券)融資項目68個,共融資536.32億元;開展私募股權融資項目6個,共融資1.49億元;設立貧困地區產業基金6個,共融資27.50億元。
2016年,證券公司通過主承銷注冊地在貧困地區的企業,完成4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項目,包括由國泰君安證券擔任保薦人和主承銷商的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融資7.66億元;由世紀證券擔任保薦人和主承銷商的昆明川金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融資2.39億元;由華龍證券擔任保薦人和主承銷商的甘肅隴神戎發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融資2.9億元;由財富證券擔任保薦人和主承銷商的西藏高爭民爆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融資3.5億元。
此外,2017年,證監會IPO綠色通道效應凸顯。2017年1月,由國海證券擔任保薦人和主承銷商的安徽集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募集資金2.55億元,成為全國率先適用中國證監會資本市場扶貧政策在主板上市的企業。
期間,證券公司結合貧困地區不同產業、不同企業的差異化金融需求,創新融資手段,實現貧困地區企業與資本市場的有效對接,著力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提升產業發展能力
產業扶貧是實現扶貧方式由“輸血”救濟到“造血”自救的根本性轉變,是貧困地區徹底擺脫貧困的根本舉措。證券公司深入調研,找準路子,通過培育特色產業、推廣特色產品、設立產業基金等方式,幫助貧困地區走上產業發展之路。期間,根據精準脫貧階段的新形勢新特點,創新了不少幫扶模式。
一是找準癥結,因地制宜制定產業發展規劃。東方證券對幫扶縣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菇娘產業發展狀況以及菇娘的產品特色進行實地調研走訪,就菇娘產業的銷售渠道、倉儲、質量檢測、品牌推廣等事項與專注于農產品品牌塑造的相關電商進行詳細探討,確定了“盤活菇娘產業鏈、打造優質品牌”的產業發展方向,并完成初步方案設計。
二是對癥下藥,大力培育特色產業。發展產業是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主要途徑,也是金融扶貧的重要任務。各證券公司精準對接貧困縣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大力支持農業產業化經營和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浙商證券為盤活安徽省岳西縣的林業資源,推動華東林業產權交易所設立華東林業交易所皖西南中心,通過將當地農戶和企業的林地及農產品掛牌交易、開展碳匯交易等方式,以林權交易為基礎,幫助農戶、農業企業從合作銀行獲得貸款,實現林業與金融互通對接,實現林業“資源變資產變資本”,“葉子變票子”。
三是拓寬銷售渠道,推廣特色產品。為切實解決貧困地區產品銷路問題,證券公司在幫助貧困地區企業及農戶加強質量把關、改善產品包裝的基礎上,挖掘貧困地區特色產品及賣點,各展神通,通過公司自身消費、利用營業網點展示推廣、發掘客戶及員工消費潛力、與“中證普惠”消費扶貧平臺及其他第三方平臺合作等方式,推廣貧困地區特色產品,幫助貧困縣農戶穩定增收。自結對幫扶行動啟動至今,已推廣銷售貧困地區特色產品2200余萬元。
四是設立產業基金,助力產業發展。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底,產業基金已募集金額30余億元,并將通過聯合投資放大投資規模。2015年,東海證券與德國高科技基金簽訂戰略合作備忘錄,以設立基金的方式,推動中國資本嫁接德國先進制造業。截至目前,東海證券已在江蘇常州成立中德產業基金,在西藏拉薩成立中德西藏基金(首期募資10億元),兩只基金均已完成出資并正式運營。
開創證券扶貧新局面
證券公司除了在融資和產業發展上貢獻力量,還將普及資本市場發展理念為己任。
2016年,證券公司通過發揮營業網點帶動作用、開展資本市場培訓教育活動等,著力提升貧困地區對資本市場的認識,增強利用資本市場促進自身發展的能力。共計在貧困地區開展資本市場教育培訓活動近兩百場,4萬余人次接受教育培訓。教育培訓內容涵蓋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現狀、多層次資本市場功能定位和上市(掛牌)條件以及理性投資、遠離非法證券活動等金融知識。各證券公司在增加教育培訓數量的同時,注重提升活動質量、樹立活動品牌,活動影響力逐步擴大。
其中,方正證券以“扶貧先扶智、致富奔小康”為目標的“智·富大講堂”在河南省新縣啟動;天風證券在湖北省房縣舉辦“一司一縣”資本市場培訓交流會;海通證券在江西省寧都縣、安徽省利辛縣、安徽省舒城縣舉辦結對幫扶金融知識專題培訓會;廣發證券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舉辦促進五指山市資本市場發展專題培訓。
證券公司在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幫助貧困地區利用資本市場發展的同時,還廣泛開展各項公益幫扶,積極開展公益捐贈,為貧困地區群眾解燃眉之急。2016年,向貧困地區捐款捐物金額達8984萬元,公益項目涵蓋教育、基礎設施建設、醫療等各方面。
此外,為匯集證券行業資源,支持和服務金融機構開展扶貧工作,推動貧困地區產業資源與資本市場對接,促進貧困地區資源優勢產業化,推動貧困地區經濟發展,中證機構間報價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在證券業協會指導下,依托機構間私募產品報價與服務系統建立了互聯網扶貧綜合服務平臺——中國金融扶貧綜合服務平臺。該平臺于2016年9月12日正式上線運行,首期上線的業務主要分為四大板塊:信息展示與對接、縣域特色產品銷售、扶貧政策展示與證券行業扶貧案例宣傳、證券行業扶貧信息共享機制。
2017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關鍵之年。證券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證券公司將進一步找準支持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貧困農戶脫貧致富的著力點,真正做到扶持對象精準、項目選擇精準、提供服務精準、保障措施精準,真情服務貧困地區及貧困群眾,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出更大貢獻,努力開創證券扶貧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