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22日電 (記者 杜燕 尹力)據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張伯旭22日透露,北京市機器人產業發展處于從起步到提速的重要時期。預計到2020年,北京機器人產業收入將達到120億至150億元(人民幣,下同),培育形成10家行業領軍企業、10個研發創新總部,實施10個工業機器人重大應用項目。
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22日舉辦首場主旨報告會。張伯旭在報告會上介紹說,近年來,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年均增長35%,在中國從機器人應用大國成為機器人創新大國的進程中,北京努力成為機器人創新發展的領軍者。
他表示,北京聚集了清華大學、中科院等機器人領域重點科研院所近20家,匯聚了170多家機器人創新創業企業,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像“天璣”骨科機器人是中國唯一能夠開展創傷骨科、脊柱外科手術的骨科手術機器人系統,航天科技、航天科工開發的空間修復、智能巡檢等特種機器人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他稱,北京是風險投資最活躍的城市,眾多國際知名投資機構云集,為機器人領域的創新創業提供了強大的資金支持。同時,北京大力推進優勢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出臺系列政策措施,為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有效推動了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像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機器人產業集群已初具雛形。
“北京機器人產業發展處于從起步到提速的重要時期。”他指出,北京研究編制了《北京市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路線圖》,提出“到2025年建成全球新興的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的戰略愿景,將優先發展工業機器人的集成應用,支持發展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
張伯旭指出,到2025年,北京機器人產業收入有望達到600億元左右,形成全球領先的機器人技術協同創新體系,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操作系統及軟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基本建成全球領先的機器人創新應用基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