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94.6件
科技日報北京2月6日電 (記者陳瑜)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局長汪洪在6日召開的2018年北京市知識產權工作會上介紹,北京知識產權創造從“高數量”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2017年年末,北京市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94.6件,居全國首位,是全國平均水平的近10倍。每萬戶市場主體平均有效注冊商標擁有量為4591件,居全國首位。北京市著作權登記量809586件,同比增長16.8%,居全國首位。5項發明專利獲第十九屆中國專利金獎,占獲獎總數的25%,居全國首位。
汪洪表示,北京將不斷健全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機制,積極構建“行政執法、司法審判、多元調解、商事仲裁、法律服務、社會監督、行業自律”七位一體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
2017年,北京市各級法院共受理一審知識產權案件35672件,同比增長45.9%;審結一審知識產權案件31864件,同比增長38.8%。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副院長宋魚水在會上介紹,初步統計,2017年該院受理的各類知識產權案件中,涉及北京市當事人的共計4788件,占全院受理案件數量的31%;審結的各類案件中,涉及北京市當事人的共計4764件,占全院審結案件數量的37.23%。
她表示,自2016年起,該院新收案件呈現出五個值得關注的新趨勢:涉及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案件增加,受理了涉及無人機飛行器技術、4G通信技術、交互式電視應用技術等高新技術案件;出現了雙方當事人均涉外仍選擇到該院訴訟的案例,這在以往我國知識產權司法實踐中極為罕見;我國權利人起訴外國當事人侵犯知識產權的案件增多;新類型案件增多,出現了涉及藥品標準的壟斷案等;訴訟標的巨大的案件增加,如高通訴魅族案的訴訟標的為5.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