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網訊 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22日在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表示,綜合分析,明年我國發展面臨的形勢可能更加嚴峻復雜,困難可能比今年更大,我們要做好應對更加困難復雜局面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發展改革系統要深刻領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中央關于宏觀調控決策部署,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既要保持戰略定力,又要及時做好預警預案預控,穩定預期、增強信心,統籌處理好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的關系,加強財政、貨幣、投資、產業、價格等政策銜接配合,形成增加有效需求的疊加放大效應,增強內需拉動力,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據人民日報12月23日報道,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一方面要提高投資的有效性和精準性,發揮好有效投資對穩增長調結構的關鍵作用。具體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進一步優化用好預算內投資。二是加強關鍵領域薄弱環節重大工程建設。著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棚戶區改造、農村電網和城鎮配電網改造、重大水利工程、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和重點流域水污染治理等工程。實施交通提質增效、交通扶貧脫貧、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一二三百”、西北風光電基地和軍民融合“8+1”戰略工程。三是加強政府投資項目儲備。編制三年滾動投資計劃,依托國家重大項目庫,分級儲備、逐級審核、逐步推進,形成接續不斷、滾動實施的儲備機制和良性循環。四是進一步加大項目稽察監管力度。各地要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對項目建設和資金使用加強稽察督查。
另一方面,要推動新消費引領新供給形成新動力。不斷增強消費拉動經濟的基礎作用,重點抓好兩個“新”。一個是擴大消費新供給。鼓勵支持地方和企業加大寬帶鄉村、中小城市信息基礎設施、民用空間基礎設施等建設力度,推動旅游景區基礎設施建設。支持發展城市文化娛樂綜合體,推動社會力量舉辦的大型體育場館免費或低費開放。豐富健康、家庭、養老、長期護理等服務產品供給。另一個是積極培育新消費。挖掘潛力,穩定住房和汽車等大宗消費;乘勢而上擴大信息消費;發展鄉村旅游、紅色旅游、生態旅游、研學旅行;拓展“老幼”兩端消費。與此同時,營造良好消費環境。完善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功能,明年實現國家與地方平臺互聯互通,建立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監管機制。加強價格監管和反壟斷執法,加大涉企收費、環保電價的檢查力度,維護市場競爭秩序。
徐紹史說,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重點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做好四方面工作。
第一,積極穩妥處置“僵尸企業”。這是化解產能過剩的“牛鼻子”。各地要因地制宜、分類有序處置,確保社會穩定。
第二,幫助企業降低成本。要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抓緊制定實施方案,清理各種不合理收費特別是壟斷性中介服務收費,出臺降低電價的合理方案,降低各種物流費用,打出政策“組合拳”,增強優質企業競爭力。
與此同時,有序化解商品房庫存。地方特別是三四線城市的商品房庫存壓力還比較突出,各地發改委要抓緊推動制定化解庫存方案,發展住房租賃市場,釋放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在去杠桿方面,要配合相關部門,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第三,著力補齊短板。一要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二要培育發展新產業。在高性能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戰略性領域,再布局一批重大項目。三要加快推動服務業優質高效發展。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實施好新一輪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示范。
第四,進一步夯實農業基礎。一要積極推進農業現代化,二要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三要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四要完善農產品目標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