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稱,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以來,預計2016年全年減稅超過5000億元,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可有效降低企業成本,激發市場活力,增加有效供給。
營改增試點是財稅體制改革中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大舉措。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面實施營改增,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5月1日,營改增全面推開,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4大行業納入試點。自此,所有營業稅納稅人都改為繳納增值稅,標志著營改增試點稅制轉換階段工作已經完成。
到目前,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運行已經超過半年。

史耀斌評價稱,這是用政府收入的“減法”,換取企業效益的“加法”和市場活力的“乘法”,是一舉多得的重大舉措。總的來看,減輕了企業負擔、增強了企業活力,一定程度上對沖了經濟下行壓力。從稅制運行實時監測情況來看,試點總體上取得了良好效果,達到了預期目的。
他提到,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87元,同比減少0.17元。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比增長10.8%,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高4.8個百分點。5月1日以來,四大行業新辦戶數逐月穩步增加,累計增加53萬戶,帶動了就業創業。
此外,通過促進專業化分工協作,拉長產業鏈,一些研發、設計、營銷等內部服務環節從企業主業剝離出來后,更加專注于提供某類型服務,成為效率更高、專業更強的創新主體,催生了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拓展更為廣闊的空間,也為民營經濟和小微企業營造更為寬松的發展環境。
對于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史耀斌說,這既是改革的目標之一,也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
他表示,財政部和稅務總局在政策設計階段做了妥善安排,總體可實現所有行業全面減稅、絕大部分企業稅負有不同程度降低。同時,在政策執行時又抓好落實。一方面,做好培訓和督導,使政策有效落地,另一方面密切跟蹤試點情況,及時完善試點政策。
他提到,目前,試點運行已超過半年,從運行情況看,營改增作為本屆政府成立以來最有力的降成本舉措,減稅降負效果已經并將持續顯現。
據統計,5-10月,新納入試點范圍的4個行業共有1064萬戶納稅人完成稅制轉換,累計實現應納增值稅5554億元,與繳納營業稅相比,累計減稅965億元,26個細分行業全部實現了總體稅負只減不增的預定目標,稅負下降14.8%。除四大行業本身減稅外,由于可抵扣進項稅增加,前期已試點的“3+7”行業減稅939億元,原增值稅行業減稅966億元。
上述合計,5-10月減稅2870億元,加上1-4月份營改增減稅847億元,2016年1-10月營改增試點累計減稅3717億元。考慮到減稅規模呈逐月放大趨勢,預計此項改革全年減稅超過4700億元,加上帶來的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減收,總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
史耀斌稱,下一步,財政部和稅務總局將會同相關部門,繼續發揚“工匠精神”,把試點各項工作做實做細,以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的政策紅利增加企業發展的動力,使各類企業在改革中擁有更多、更強的獲得感,更好發揮稅制改革促進創業創新、推動產業升級、穩定經濟增長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