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視點】調控手段充足 下半年將發力穩增長
2019年夏季達沃斯論壇再次釋放中國經濟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信號。此間觀察家認為,面對國內外經濟環境變化,中國經濟調控手段充足,下半年穩增長政策將持續發力,穩健的貨幣政策在實際操作中將偏向寬松,財政政策將在減稅降費、支持基建等方面保持積極。這將推動中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護航新一輪開放發展。
眾所周知,中國經濟正進行全方位轉型,改革步入深水區,外部不確定風險因素增加。盡管如此,我國經濟有效應對全球經濟環境變化,克服經濟下行壓力,在上半年保持了企穩向好勢頭。下半年,新舊挑戰因素交織,內外發展壓力疊加,亟待在平衡好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基礎上,發力穩增長。
貨幣政策方面,保持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國內生產總值名義增速相匹配;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綜合運用利率、準備金率等多種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更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推進利率市場化等改革,支持民營企業融資。同時,在全球貨幣政策可能步入新一輪寬松的預期下,我國調控要保持政策定力,不搞“大水漫灌”。
財政政策方面,重在落實好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注意保持地方收支平衡,確保政策效應充分發揮;“放水養魚”,讓利于民,讓企業活起來,也讓居民財富多起來。同時,注重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合理利用債務、轉化存量,并允許地方結合實際創新融資方式,“開前門、堵后門”,做到在防范化解地方隱性債務風險的同時,利用專項債、PPP等方式合理提振基建投資。
產業政策方面,重在助推有利于經濟轉型、結構調整方向的產業發展。包括促進消費升級,促進新興產業發展,穩定汽車消費等。可以預期的是,政策仍會繼續對新業態進行支持。
當然,在經濟全球化大潮下,我國宏觀政策也要統籌好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下半年可以預期的是:一是進一步擴大開放,包括進一步擴大制造業開放,深化金融等服務業開放,進一步降低關稅總水平,更大力度保護知識產權,對外商投資更加開放透明。二是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三是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其中,自貿區建設將步入新階段。
守得云開見月明。中國經濟短期將維持筑底企穩態勢,為中長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