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鋼:“節本提效”激發企業發展新活力
新華社呼和浩特11月18日電 題:包鋼:“節本提效”激發企業發展新活力
新華社記者朱文哲
火紅的鋼坯在千米長的軋鋼生產線上被軋制成一根根高鐵鋼軌,自動化的鋼卷吊運助力鋼材生產,一個個高效率、智能化的生產場景已成為包鋼集團車間里的常態。
作為我國重要的鋼鐵生產基地,包鋼集團今年通過“四降兩提”工程,全力降低制造成本、人工成本、物流成本和財務成本,加強技術創新的同時不斷提升企業的資產運營效率和工作效率。
走進包鋼集團稀土鋼板材廠冷軋軋后庫,正在作業的智能化無人吊車代替了曾經人工操作的吊車,倉庫安全圍欄區內整齊擺放著無人吊車根據系統指令入庫的鋼卷原料,遠處的另一架無人吊車正將庫內鋼卷按照系統指令有序地運出倉庫。
“這是我們新裝備的‘無人行車及智能庫管’系統,它能實現軋后庫內所有行車和地面設備的自動化無人作業和物料實時跟蹤。”冷軋軋后庫工長石淼說,智能化技術的運用將吊運損耗程度降到最低,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有效提升了企業的生產效率。
“無人行車及智能庫管”系統的應用是包鋼集團“四降兩提”工程的縮影。“工程實施以來,各項成本的有效降低讓包鋼集團‘輕裝上陣’,企業經營質量與效率持續向好,產品的市場認可度不斷提升,市場預期的改善也帶動了包鋼利潤額的不斷提升。”包鋼集團董事、總會計師石凱說。
在包鋼軌梁廠的生產車間,“90后”小伙兒董澤軍正認真觀察設備運轉情況。曾在集團機關工作的董澤軍為響應集團在人事方面“瘦身健體”的號召,技術專業出身的他主動報名來到軌梁廠的生產一線。“生產一線的工作雖然辛苦,但這里能讓我更好地發揮專業所學。”董澤軍說。
包鋼集團黨委組織部副部長劉匯波表示,通過優化用工結構、提高自動化生產占比以及對職工崗位進行科學調配等方式,包鋼集團人工成本降低明顯,職工技術技能與崗位匹配度更強,由此帶來的高附加值產品的市場認可度也不斷提升。如今,京滬、京張、京雄、蘭新等多條高鐵線路都能夠看到包鋼鋼軌的身影,而新研發的稀土鋼軌、高等級耐磨鋼軌、高速重載鋼軌等產品也將在未來的鐵路運輸中發揮重要作用。
原料采購物流、生產物流和銷售物流是包鋼集團生產經營活動的重要部分,由此而來的高物流成本也成為包鋼發展的“痛點”。從今年初開始,包鋼集團通過整合與優化物流資源、縮短銷售半徑以及加強物流信息平臺建設,將集團物流系統按照產業化模式發展,降低了物流費用,有效提升了企業的物流管控水平。
“作為包鋼集團鋼鐵產業板塊,包鋼股份今年前三季度總計產生物流費用42.39億元,同比減少7.32億元,降幅達14.7%。”包鋼(集團)鐵捷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袁斌表示,未來向著產業化發展的包鋼物流將成為集團的新名片。
“財務成本的有效降低改善了集團的財務狀況,市場對集團的財務預期也在不斷改善與提高。”包鋼計劃財務部副部長莊彬說,通過強化預算控制、優化融資結構、加強對外投資管理等措施,包鋼集團財務成本同樣得到有效降低,前三季度財務費用同比降低0.23億元。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政策的深入實施,包鋼集團的海外業務市場也在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今年前十個月,包鋼集團產品共出口到65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56個,出口量達165.81萬噸。“不僅是在國內市場,包鋼集團在國際市場的口碑也在逐年提高。”包鋼集團國際經濟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汝海說。
“包鋼集團今年前三季度的利潤總額已達14.27億元,近乎達到去年全年的利潤額。”石凱說,“未來包鋼將繼續鞏固深化改革成果,為國家鋼鐵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