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恒山:進一步健全和優化共享經濟發展的治理體系和政策框架
中證網訊(記者 彭揚)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秘書長范恒山16日在全球共享經濟論壇北京峰會上表示,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發揮共享經濟優勢,有利于加快推進這種轉變,促進這種攻關。
范恒山認為,一是共享經濟實現了最大限度的發揮物的潛能和人的潛能的有機結合,它能用多元的、開放的也是各取所需、各得其所的方式無一遺漏的動員所有具有使用價值的資源和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員進入經濟運行過程,從而為經濟發展和質量提升提供充分的動能。
二是共享經濟實現了資源要素充分有效的利用,是對以增加資源要素供給趨動經濟發展的粗放發展方式的一種改善和矯正,在本質上符合綠色發展的理念和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提供了通過存量調整推進發展方式轉變的一種新路徑。
三是由于動員資源的廣泛性,共享經濟有利于在更高水平、更具效率、更趨合理配置資源的基礎上,實現供給與需求緊密對接。與此同時,能夠有效的激發社會創新活力并使社會盡快地分享最新最好的創新成果。而經驗、規則、平臺等的分享帶來的不僅僅是經濟增長,而且能直接成為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優化的手段與保障。
四是共享經濟發展以新興科學技術為支撐,各相關產業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的深度融合,不僅催生和導引出新經濟、新業態,而且直接促進了傳統產業的轉型提升。這意味著,共享經濟不僅是產業結構優化提升的有力推手,也直接體現著產業結構的優化提升。
五是共享經濟發展帶來了創業生態環境的一系列改善,它要求建立開放統一競爭的市場體制、樹立誠實守信敬業的社會素質、構建公正規范透明的法律體系,形成及時貼心公平的政府管理等等,而這樣的創業生態也是推動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優化和增長動力轉換所需要的經濟生態。
范恒山表示,在當前,促進共享經濟發展與我國經濟發展階段轉型更加緊密的結合,要加快推進三方面工作:一是立足于激勵和規范一體,進一步健全和優化共享經濟發展的治理體系和政策框架;二是積極發展技術支撐體系,特別是加快各類產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三是大力拓展共享經濟的領域與范圍,促進共享從產業領域延伸到治理領域,從一般性資源共享擴展到平臺共享、體制共享、運作機制共享、治理經驗共享、操作模式共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