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預期反彈 4月出口同比增長8.2%
海關總署7日公布數據顯示,4月我國外貿進出口2.5萬億元,同比微降0.7%;其中,出口1.41萬億元,增長8.2%,3月出口為下降3.5%;進口1.09萬億元,下降10.2%。專家認為,出口實現超預期增長原因包括低基數、積壓訂單交付、與東盟貿易關系深化、國外相關疫情嚴重地區進口需求增大等。國內疫情好轉以來內需逐漸恢復,進口狀況有望適度改善。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4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9.07萬億元人民幣,下降4.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個百分點。其中,出口4.74萬億元,下降6.4%;進口4.33萬億元,下降3.2%;貿易順差4157億元,減少30.4%。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認為,4月出口表現超出預期,或緣于積壓的訂單仍舊處于交付階段,同時防疫物資出口和出口替代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4月出口水平。此外,與東盟貿易關系的深化也是出口增長的重要因素。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首先,上年同期基數明顯偏低,一定程度推高了今年4月的出口增速。其次,當月我國對美歐等疫情嚴重地區出口反彈,與當地停工停產導致商品供應不足,進口需求短期加大有關。再次,近期防疫物品出口增速加快,也對當月整體出口水平起到一定拉動作用。
展望未來,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宏觀分析師唐建偉認為,我國與東盟及“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出口仍將保持一定韌性,但對歐美等區域的出口應該還會受到疫情影響,相關需求恢復將是一個較慢的過程。同時,國內疫情好轉以來內需逐漸恢復,進口狀況有望適度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