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證監局局長李秉恒表示:做實做細線上服務 靈活高效培育后備企業
日前,湖北證監局黨委書記、局長李秉恒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將抓住注冊制改革機遇,積極推動企業上市。同時,積極推動新三板精選層相關工作。“我們會努力克服疫情對擬上市企業IPO申報進程的影響,豐富輔導驗收方式,確保企業上市工作順利開展,積極支持企業通過新三板定向增發或精選層掛牌公開發行融資,指導相關企業盡早做好申報準備工作。”李秉恒說。
支持企業在新三板精選層掛牌
李秉恒介紹,目前,湖北省的優勢產業包括汽車制造、食品加工、化工、建材、冶金等傳統產業,同時包括集成電路、光通信、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
李秉恒指出,湖北在資本市場的發展過程中,也存在短板。一是總量偏少,2019年湖北資產證券化率為27.21%,還有巨大的成長空間;二是上市后備資源雖形成了較好的階梯儲備,但與經濟發達地區相比還有差距。湖北民營經濟相對落后,新興產業壯大還需時日;三是金融資源相對不足,目前湖北本地僅有2家上市券商;四是資本市場風險防控壓力較大。特別是湖北整體經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上市掛牌企業的經營、合規風險有所上升。
對此,湖北證監局將積極應對,補足短板。在企業上市及新三板精選層掛牌方面,將努力克服疫情對擬上市企業IPO申報進程的影響,豐富輔導驗收方式,確保企業上市工作順利開展,積極支持企業通過新三板定向增發或精選層掛牌公開發行融資,指導相關企業盡早做好申報準備工作。
同時,將有效推動風險防控不放松。防范疫情對轄區資本市場帶來的次生風險,緊盯重點領域,加大風險監測和排查力度,做好風險研判和處置預案,切實防范轄區市場主體由于復工復產、流動性等方面的困難而引發的風險隱患。堅持分類施策、精準拆彈,遏制增量與化解存量并舉,繼續穩妥做好股票質押、債券違約、私募基金、行業機構及各類交易場所等重點風險防控處置。
另外,以促進優勝劣汰為目標,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落實公司治理專項行動,加強宣傳培訓,強化政策指導,促進上市公司提高治理水平。支持和推動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再融資優化存量、盤活再生、做優做強。運用市場化法制化的退出渠道,穩妥推進風險公司退市,對于觸及強制退市標準的上市公司堅決予以退市。
建立線上輔導監管溝通機制
此前,湖北省政府提出上市公司倍增計劃。2019年以來,湖北省新增境內上市公司7家,其中2家為科創板上市公司,良品鋪子成為上交所疫情期間首家啟動網絡上市儀式的企業,另有1家企業長源東谷正在發行。
李秉恒介紹,目前,在湖北證監局登記輔導的擬上市公司共有26家,其中有10余家計劃在2020年報會,受疫情影響,目前仍有2家公司成功向證監會報送材料,1家公司成功向上交所科創板申報材料。
“近期,轄區擬上市企業面臨復產復工、業績壓力等問題。疫情期間,中介機構員工出行執業條件受限,這些企業的年報審計和中介機構盡職調查工作也受到了影響。”李秉恒說。
對此,湖北證監局積極應對,通過三個“靈活高效”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對轄區上市工作的影響。一是靈活高效做好后備企業培育。加強與地方金融監管部門的溝通協作,做實做細線上服務,共同加快線上培育平臺建設。組織中介機構、企業加大線上培訓力度,引導企業練好內功,為申報做足準備。二是靈活高效開展上市輔導監管。建立線上輔導監管溝通機制,安排專人對接,為企業答疑解惑,確保工作正常銜接。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采取非現場輔導驗收的方式開展工作。湖北證監局已通過非現場方式完成3家企業輔導驗收。三是督導中介機構靈活高效履職盡責。及時掌握中介機構輔導進展,支持中介機構根據優化盡職調查方式方法,盡量降低疫情對企業上市進程的影響程度。
疏解上市公司流動性困難
目前,湖北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各公司也穩步推進復產復工。但受疫情沖擊,湖北部分上市公司因產業鏈受到影響等因素,生產經營困境短期難以消除。為了更好支持湖北上市公司走出短期困境,湖北證監局也出臺了一系列措施馳援。
“我局指導和引導轄區上市公司充分運用相關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公司推出并購重組再融資方案,指導已出臺方案的公司借助快速通道提高審核效率,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引導具備條件和融資意向的上市公司啟動再融資。此外,我局還將持續開展對公司生產經營情況的調研,及時將有關需求和困難向證監會等部門反映并積極建言獻策。”李秉恒介紹。
在疏解上市公司流動性困難方面,湖北證監局持續跟蹤統計轄區內上市公司股權質押到期情況,指導協調證券機構和企業之間做好展期。今年以來,長江證券已發行63億元公司債券,天風證券完成配股融資53.5億元并已發行債券融資32.5億元。
“后續,我們將繼續支持兩家公司發行金融債券補充流動性,提高對客戶的融資服務能力。持續推動全省機構發揮專業優勢,針對疫情需求創新金融產品,聚焦資源為全省上市掛牌公司提供融資服務。”李秉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