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鹽津鋪子董事長張學武:食品工業要從跟隨向引領轉型
全國人大代表、鹽津鋪子董事長張學武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食品工業發展處于轉型與價值提升關鍵節點,挑戰和機遇并存。食品行業競爭要從“價格戰”轉向“價值戰”,從規模效益向“健康品牌效應”升級;從產品競爭轉向支撐產品的研發實力較量。
張學武說,“要追趕、超越國際巨頭,成為世界食品工業引領者,就必須站在技術前端,找準切入點,實現跨越式轉型。食品企業打造‘燈塔工廠’,引領中國食品制造業從跟隨向引領轉型。”
打造“燈塔工廠”
中國證券報:為什么要打造食品“燈塔工廠”?
張學武:我國食品工業大而不強,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存在較大差距。食品工業總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是衡量食品工業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志。發達國家和地區食品工業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一般為2至4:1;2017年,日本高達11.7:1,我國僅為1.7:1,差距較大。憑借全球化布局及技術和產品優勢,國際食品巨頭占據食品高端產業鏈。食品和飲料巨頭雀巢在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500多家工廠、近25萬名員工。2018年雀巢收入為934.00億美元,是中國乳業巨頭伊利的7.85倍。
要追趕、超越國際巨頭,成為世界食品工業的引領者,就必須站在技術前端,找準切入點,實現跨越式轉型。我國巨大的消費市場為食品工業端到端的數字化轉型奠定了基礎,食品企業打造“燈塔工廠”,引領中國食品制造業從跟隨向引領轉型,是實現食品強國夢的現實路徑。
中國證券報:如何打造食品“燈塔工廠”?
張學武:打造食品“燈塔工廠”,首先要從國家戰略層面著手,將食品數字化制造列入戰略新興產業,從數字化車間、數字化工廠,向端到端的數字化轉型,打造新的商業模式,為食品工業發展賦能。其次要選準突破方向,選擇大批量定制方向,以“健康食品”產業為先導,實現食品“燈塔工廠”零的突破。采用數字化技術,開發糖尿病、減肥專用食品,批量定制生產,通過部署可擴展的數字化平臺。這將誕生一個巨大市場,創造新的經濟價值。此外,培育食品制造業“燈塔工廠”,引導國內食品頭部企業加速向數字化轉型,成長為細分領域的“燈塔工廠”。
向高質量發展
中國證券報:如何推動我國食品工業向高質量發展?
張學武:經歷數十年發展,中國食品工業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科技創新成為帶動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新一輪食品科技創新已在全球興起,食品合成生物學、食品精準營養與個性化制造、食品裝備智能制造等方興未艾,須依托科技創新提升中國食品工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發展水平。
建議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驗,制訂食品科技創新戰略規劃,積極發揮科研院所基礎研究主力軍的作用。出臺政策引導、激勵食品企業參與食品科技基礎研究;加大對食品科技創新投入,提升食品工業水平。通過科技創新推動食品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加強食品科技創新基礎平臺建設,扶持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中心等基地平臺建設,打造食品領域戰略科技力量。同時,創新融合發展,強化成果轉化應用,加快食品工業“走出去”步伐。
中國證券報:作為一家食品制造企業,鹽津鋪子有哪些心得?
張學武:產品研發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我們建立了較完善的技術創新體系,采用“實驗室+工廠”的產品開發模式,及時捕捉消費者的需求信息,包括小眾群體的個性化需求,組織研發團隊迅速開發產品。小批量中試后,在局部市場征求意見,反復改進,定型后立即投入規模生產和銷售。主要特征是響應市場,快速反應,有效應用。
鹽津鋪子的成長過程中始終堅持通過技術進步,改進傳統食品生產工藝。同時,注重產學研檢結合,與江南大學食品學院簽署了戰略合作關系,開展技術研發和人才培育工作;與湖南農業大學開展校企合作,創建了“研究生培養創新實踐基地”,加強產品技術方面的合作;加強與海外同行合作,引進了日本養樂多團隊等專業人才,共同開發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