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林騰蛟:加快養老產業立法
全國人大代表、陽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騰蛟在今年兩會上提交了《關于加快養老產業立法,促進養老服務業健康規范發展的議案》。他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養老服務業發展仍存在用地、融資、從業人員待遇等諸多制約因素,應完善相關法律,保障在人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的基礎上,能夠有效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以提高老年人及其子女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將養老服務業打造成經濟發展新動力
林騰蛟建議,全國人大常委會牽頭加快養老產業立法。從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以及養老產業化發展等方面進行規范和引導,以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推進養老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將養老服務業打造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鼓勵更多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參與養老服務業,拓寬社會資本參與的渠道、領域,特別是加大對民營醫護型養老機構的投入,彌補家庭養老服務和政府養老服務供給能力不足的短板,激活社會養老服務市場,提升社會養老服務品質。
林騰蛟建議,完善投資養老項目配套支持政策。優先將養老服務設施用地納入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完善土地支持政策,落實養老用地供給;在建設規劃標準上,針對養老需求差異,綜合考慮交通、醫療、生活便捷等因素,研究出臺適合民營養老產業發展的建設規劃標準規范;在稅收減免上,研究出臺相應政策予以適度減免。
林騰蛟建議,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與養老服務業結合,對接戶籍、醫療、社會保障等信息資源,促進養老服務公共信息資源向各類養老企業開放。
他還建議,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力度。給予高校更多招生和補助政策,如放開養老服務相關專業招生計劃和招生地區限制,與扶貧扶智相結合,鼓勵貧困地區相關人員報考,減免相關專業學生學費,給予養老服務崗位從業人員相應補貼等,統籌解決醫養專業人才匱乏問題;加強對生活和醫療結合型護理人員的培訓和政策支持,對家政等生活護理人員通過資格認證培訓考試等提升醫療實用護理技能;建立一個養老志愿服務互換平臺,依托平臺成立志愿者服務培訓機構;鼓勵大型養老機構發展綜合型專業護理人才培訓業務,探索建立養老行業院長、管理人員、護理人員的人才儲備庫,制定精神與物質相結合的長效激勵和補貼制度。
養老市場前景廣闊
林騰蛟介紹,我國養老市場的現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老齡化程度加劇,市場需求巨大;養老服務基礎設施供應嚴重不足;家庭養老功能遭遇挑戰,養老產業成新趨勢;政府對養老用地的供地政策限制逐步放開;傳統養老機構和養老服務仍備受青睞,養老市場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據國家統計局資料,我國老年人口每年都在持續增加,截至2018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的老人達2.5億人,占總人口的17.9%。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50年,中國有35%的人口超過60歲,成為世界上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目前,我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有15.5萬個,注冊登記的養老服務機構達2.9萬個。隨著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的增加,每個老人擁有的床位數整體趨于上升,但增長速度逐漸下滑。
截至目前,滬深兩市共有53只養老概念股。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我國養老概念股涉及養老產業多個領域,但沒有一家企業是僅靠發展養老產業相關業務上市的。這從側面反映了中國養老產業尚處于起步階段,養老市場未來發展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