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王嫻:投資者應秉持長期價值投資理念
中證網訊(記者 昝秀麗)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嫻7月8日表示,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應堅守理性投資的理念,既要對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發展充滿信心,又要認識到市場的風險和不確定性,秉持長期價值投資理念進行決策,不被短期情緒過分干擾,不過度追逐短期趨勢。
王嫻分析,今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資本市場出現了短暫的下跌。隨著疫情的穩定和國家一系列恢復經濟和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措施的推出,股市逐漸平穩。六月底以來,股市出現了一輪比較快的上漲行情,成交金額放大,包括中小投資者在內的國內各類投資者積極入市,同時外資對中國市場的投資也在增加,北上資金呈現持續凈流入,7月份以來多次單日凈流入超百億元。各類資金的積極入市使得近期市場出現較為顯著的普漲行情,大盤指數在7月份以來快速上漲超10%。
王嫻說,從市場熱點看,疫情之后是科技、醫療、消費等板塊,這些板塊的估值已經處于歷史的較高水平,近期以來市場熱點轉向了大盤藍籌股、傳統周期股,以金融股為代表的權重股表現強勢。由于金融板塊估值低、權重大,具有較大補漲動力,帶動大盤指數明顯上漲。
“近期的股市上漲有其合理的因素,國內疫情已經得到明顯控制,經濟活動正步入穩步恢復階段。7月初公布的財新服務業PMI等指標超預期回暖。”王嫻說,國際上,歐美日主要經濟體經濟陸續重啟,制造業PMI等經濟指標出現恢復性上升。疫情發生以來,世界各國為了刺激經濟,實施了前所未有的量化寬松,帶來全球流動性充裕,無風險利率大幅下降,資金向新興經濟體溢出,外資也持續流入A股市場。
王嫻提醒,同時我們應當看到,下半年的經濟增長還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包括國內外疫情反復的不確定性、逆全球化、消費者信心等因素都可能對國內經濟恢復帶來不確定性,都將影響到A股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和投資者的投資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