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交會再上“云” 助外貿企業把握商機
10月15日,第128屆廣交會在“云端”開幕,為中外企業開啟為期10天的貿易之旅。據了解,第128屆廣交會升級優化“云平臺”,繼續按16大類商品設置50個展區,展位總數約6萬個,境內外參展企業近2.6萬家。
廣交會是中國對外開放和國際貿易合作的重要平臺。對于本屆廣交會,據廣交會新聞發言人、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徐兵介紹,根據調研,采購商參會意愿積極,預計仍有超過210個國家和地區的采購商注冊觀展和在線洽談采購。
經過上屆廣交會首次網上舉辦的歷練,不少外貿企業對參加本屆廣交會信心滿滿。有參展商表示,對比上屆,本屆廣交會在互動功能方面改進很大,可以更加便捷地與感興趣的買家進行即時溝通、預約洽談,在查看意向訂單時,也能快速地與對方建立聯系。
來自東部沿海省份的一家外貿企業有25個產品參展。“本屆廣交會我們參展產品的數量與往年一樣,沒有什么太大的變化。”該企業相關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然而,在談及銷售目標時,該人士坦言“沒有過多的期待。”
參加“云端”上的廣交會,直播是參展企業必做的功課。10月15日14時40分,《證券日報》記者登陸廣交會官方網站注意到,在展商直播大廳里有4430個直播正在進行。另外,還有不少企業處于“預約直播”階段。
記者隨機進入一家正在直播的參展商直播間,主播正在用流利的英語介紹公司的產品。在直播期間,不時有人進入直播間,并且為主播點贊。而在記者觀看的時間段內,點贊數量從不到2萬個增加到了近5萬個。
新形勢下,廣交會應時而變,立足國際循環,發力國內大循環。其中的一大變化,是在展品展示上出現了“可內銷”這一標簽。這一功能,不僅可以提高辨識度,還可以展示可內銷的線上產品的導覽手冊,大大提升了供采雙方的匹配對接速度。
“內銷和外貿‘兩條腿’走路,既是微觀主體短期現實選擇,也是適應中長期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轉變。”財信國際經濟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伍超明認為,首先,海外疫情形勢依舊嚴峻,外需疲弱且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倒逼企業轉向內銷,以尋求自救存活下來。其次,在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定位下,擴大內需政策紅利有望加快釋放,推動我國消費市場擴容提質,國內企業主動適應上述變化趨勢,加快出口轉內銷業務模式轉型,也有望迎來新一輪歷史發展機遇期。目前國內消費潛力巨大,企業內銷和外貿“兩條腿”走路,所面臨的市場發展空間將大幅拓寬,未來盈利改善更為可期。
值得關注的是,最新數據顯示,第三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出口總值和進口總值均創下季度歷史新高。前三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0.7%,我國今年外貿進出口累計增速迎來首次轉正。
這無疑釋放出中國外貿長期向好發展趨勢沒有改變的強勁信號,所展現出的韌性和潛力也將給世界經濟注入信心。
伍超明表示,出口增速的提高,主要源于對東盟、美國出口保持高增長以及對新興經濟體出口的大幅修復;防疫物資、“宅經濟”商品繼續支撐出口;民營企業在國內利好政策影響下出口比重繼續提高。
“四季度我國出口有望繼續維持較高增長,但主要貿易伙伴面臨第二波疫情沖擊,出口需求增添不確定性,預計增速可能放緩。”伍超明說,綜合看,全球經濟整體有望延續復蘇態勢,對出口形成一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