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循環格局下實體經濟發展與債券評級論壇在京召開
新華網北京11月18日電 11月18日,由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指導,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主辦的“雙循環格局下實體經濟發展與債券評級論壇”在京召開。中國國新黨委書記、董事長周渝波出席論壇時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明確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同時,五中全會再次強調,要健全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深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國有資本運營公司作為國有資本市場化運作的專業平臺,以增強國有資本流動性、提高國有資本回報、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為目標,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力量。
他指出,信用評級作為一個國家金融“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在降低信息不對稱、維護資本市場信用安全等方面作用重大。為此,中國國新于2019年4月戰略重組大公國際,將其打造成為唯一一家由央企控股的信用評級機構。目前,大公國際已構建起適合中國企業特點的信用評級體系與標準,為超過70個行業、32個省級行政區的近萬家企業提供了信用評級服務。
中國國新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莫德旺表示,信用評級作為債券市場金融基礎設施之一,是實現“產業為本、金融為用、產融有效互動”的重要工具。中國國新作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要當好金融與實體的橋梁。自戰略重組大公國際以來,中國國新著力推動其當好債券市場“看門人”,在打破信息壁壘、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防范金融風險等方面發揮好積極作用,通過風險揭示和風險預警,努力防范債券市場乃至金融體系風險。下一步,中國國新將立足建設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按照大公國際作為信用評級行業“國家隊”的功能定位,支持其打造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一流評級機構”,在助力企業更好管理信用風險、優化資產負債結構的同時,更好揭示市場主體風險,輔助市場定價,維護經濟穩定。
論壇由大公國際黨委書記、董事長呂柏樂主持,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云,中央企業專職外部董事鄧志雄等出席論壇。500余位來自政府、企業、銀行、券商等金融機構代表,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使或代表以及有關專家學者等參加論壇。
與會嘉賓圍繞“雙循環格局下實體經濟發展與債券評級”主題,分別就債券市場如何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優化資源配置、改善經濟結構和推動雙循環下的“一帶一路”建設等方面展開探討,并就信用評級機構在引導資本合理流動、維護金融市場穩定和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方面作用進行深入對話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