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風景變現“產值”
海南省瓊海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充分挖掘當地資源優勢,以鄉村振興為突破口,以項目建設為引領,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旅游、特色養殖等產業發展得有聲有色,不僅鄉村面貌大變樣,村民的生活也越來越紅火。
鄉間田野平坦開闊,一排排椰子樹昂首挺拔,整潔靚麗的鄉村民居點綴在綠野中。放眼遠眺,水草在大片大片的湖泊濕地里生長旺盛,成群的水鳥飛翔嬉戲,好一派別有韻味的南國冬景。
如此美景就在今天的海南省瓊海市。該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鄉村振興為突破口,以項目建設為引領,讓這塊土地煥發出勃勃生機。
鄉村蝶變繪新景
“華僑第一村,最美萬泉河”,這是瓊海市博鰲鎮留客村的建設目標。
走進村莊大門,熱情好客的村民在沿路售賣當地的土特產,村前的停車場上停滿了自駕游的車輛,村里的綠化道路等均已建設完成,景觀標識一應俱全。
在海南,談起留客村,很多年齡稍大的人都會記憶深刻。留客村是海南的知名僑鄉,處于萬泉河下游,毗鄰樂城島和博鰲論壇永久會址,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這里河海相連,古今相融,生態優美,旅游資源豐富。海南八方留客旅游文化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萬云告訴記者:“留客村現有123戶人家400多口人,村里的華僑遍布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歷史上,村里有著繁華的‘流馬古渡’渡口,在明清時期,此渡口是繁華的古絲綢之路的重要起始點之一;村內還遺留著一條明清時期的古驛道,是歷史上連通萬泉古驛站和溫泉古驛站的重要交通樞紐。”
正是看中了留客村的文化特色,去年2月,海南八方留客旅游文化開發有限公司來此考察后當即決定投資建設一系列旅游項目,并于去年7月舉行了開工儀式且很快動工。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10億元,建設項目包括最美萬泉河濱河景觀帶、水上旅游觀光游線、明清古驛道、蔡家大院、流馬古渡口等。
村民蔡仁龍是華僑蔡家森的后人,村內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蔡家宅就由他看管。守著老屋,蔡仁龍體會到了不一般的感受,“以前村里根本沒人來,現在每天都會有全國各地的游客慕名前來參觀。”蔡仁龍在村里開了個雜貨店,現在每天的收入是村子開發以前的十幾倍。
產業發展生活美
農家樂里游客盡情品嘗瓊海美食,展銷會現場購銷兩旺,直播帶貨區忙著向網友展示雅洞特產……11月21日,瓊海市秋冬農產品展銷會在嘉積鎮雅洞村舉行,本不十分寬敞的村道上人流如織,吆喝聲、音樂聲匯聚在一起,好不熱鬧。
如今的雅洞村,因美麗鄉村建設改變了模樣,曾經的臟亂村成為了今天的旅游村、文明村,村民們在產業發展中也收獲了經濟收入的增長。
近年來,為解決農用地撂荒問題,促進農業生產,雅洞村采用“政府+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因地制宜發展稻蝦種養產業,帶動村民脫貧致富。去年12月,雅洞村兩委干部牽頭成立瓊海溫泉雅洞稻蝦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選擇雅洞村120畝撂荒稻田作為試點種養基地,引導農戶以稻田入股合作社,學習水稻無公害生態栽培技術、小龍蝦反季節養殖技術,發展稻蝦種養產業。合作社還吸收企業幫扶雅洞村14戶脫貧戶30萬元產業發展資金,讓脫貧戶成為合作社的“股東”,每年都可獲得分紅。
雅洞村村委會副主任李雪顏告訴記者:“現在有20多個村民長期在養殖基地打工,每天收入100元錢,還能照顧家庭,一舉兩得。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小龍蝦銷售受到一定影響,10月份第一批小龍蝦共銷售1600多斤,營利近3萬元,第二批又投放了約40萬尾蝦苗,有望實現更大收益。”
“我們養殖小龍蝦、澳洲龍蝦的初衷是,當湖北、安徽等地的小龍蝦下市的時候,海南的小龍蝦能夠及時補充并占領市場,現在基本上剛出塘就售賣一空,根本不用千里迢迢去售賣了。”雅洞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呂先龍對小龍蝦養殖前景十分看好。
在小龍蝦養殖現場,記者正好看到兩輛大巴車載著100多人來基地參觀考察。來自海口市秀英區海盛花園小區的京女士告訴記者:“我們都是各個社區的團購負責人,是專門來實地考察小龍蝦養殖狀況和品質的,回去后會向社區居民推薦。”
黨建引領致富路
民居、小橋、流水……你想到的可能是江南古鎮,但今天,這樣的美景就出現在海南島上的博鰲鎮沙美村。
古色古香的建筑、現代化的民宿裝修、來自全國各地的美食……無不讓人產生錯覺,以為是置身于江南的旅游名鎮。
沙美村是服務博鰲亞洲論壇的美麗鄉村“會客廳”。近年來,沙美村黨委以“黨建聚力、生態聚寶”為目標,抓班子帶隊伍、抓思想轉作風、抓陣地立規范、抓生態強產業、抓文化促鄉風,精心打造農村基層黨建示范點,黨建引領成為沙美村鄉村振興的一大特色和亮點。
沙美村注重激發黨員隊伍活力,對無職黨員進行設崗定責,安排優秀黨員擔任網格長(巷長),每名網格長聯系服務30戶村民。爭取市委組織部投入600萬元經費,新建辦公大樓、沙美客廳等活動場所,配備了黨群活動室、便民服務窗口等,村里的綜合功能不斷強化升級。2019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期間,沙美村作為“美麗鄉村會客廳”接待年會嘉賓和游客30余批次。今年以來,來村參觀的游客更是不計其數。
在美麗鄉村建設和環境整治中,村里的黨員干部自覺帶頭拆遷、拆除了沿路兩邊的豬圈、雞舍、破舊小房子,清退魚蝦塘568畝,復植紅樹林近300畝。記者在村里看到,“美麗庭院”等標牌成為很多村民房屋上的“亮點”,村莊道路一塵不染,孩童們在公園里嬉戲玩樂……
為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鞏固提升沙美內海及周邊生態治理水平,推進沙美美麗鄉村產業項目建設,沙美村還吸引陜西袁家村等有實力的企業合作建設美食街、鄉村民宿等,發展壯大鄉村產業。沙美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馮錦鋒告訴記者:“沙美印象二期民宿項目已經試營業了,預計將吸納村民就業100余人,到時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人人有班上’了。今后,我們將發揮黨組織的示范帶動作用,努力把沙美村打造成為黨建帶領鄉村振興的標桿和示范村。”(記者 潘世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