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四個進一步”推動上市公司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沒有好的上市公司,就沒有好的資本市場,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資本市場的永恒主題。”中國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日前在第二十五屆(2021年度)中國資本市場論壇上表示,證監會將著力抓好“四個進一步”,推動上市公司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更高質量發展。他透露,證監會將繼續推動修訂公司法和制定上市公司監管條例,不斷夯實上市公司監管工作的制度基礎。
閻慶民指出,三十年來,上市公司已成為我國經濟中最活躍、最富創造力和競爭力的市場主體,為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大幅躍升作出了積極貢獻,突出表現為“四個不斷”,即:上市公司經營績效不斷提升,結構不斷優化,創新活力不斷增強,治理水平不斷提高。
他表示,上市公司監管效能持續提升,突出表現為“四個持續”。一是持續夯實法治基礎,強化上市公司監管的制度保障。二是持續深化簡政放權,縱深推進市場化改革。2020年,全市場并購重組項目中經證監會審核的僅占2.79%,平均審核用時37天,遠低于法定的90天標準;科創板、創業板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已實行注冊制,證監會注冊時間不超過5個工作日。三是持續強化監管執法,全面提升監管震懾力。證監會依法查處了康得新等一批情節嚴重、影響惡劣的大案要案,向市場釋放了從嚴監管和“零容忍”的強烈信號。四是持續加強風險防控,堅決守住風險底線。
閻慶民強調,“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推動上市公司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更高質量發展,是在“雙循環”下強化資本市場樞紐功能、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內在要求。為此,要著力抓好“四個進一步”。
一是進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監管制度。基礎制度帶有方向性和根本性,強化制度的引領和規范作用,是2019年以來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鮮明特征。證監會將繼續推動公司法修訂和上市公司監管條例制定,不斷夯實監管工作的制度基礎。同時,結合注冊制改革進展與市場發展情況,借鑒國際最佳實踐,健全信息披露、公司治理、并購重組、股權激勵、員工持股、退市等各方面規則,加快構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上市公司監管制度體系。
二是進一步壓實主體責任。上市公司及“關鍵少數”要強化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誠實守信,守法合規;完善治理,規范發展;專注主業,穩健經營;引領創新,防控風險,真正扛起提高質量的主體責任、第一責任。
三是進一步優化監管與服務。證監會將統籌處理好創新與監管、發展與安全、整體與局部等關系,一方面,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支持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更好發揮創新“領跑者”和產業“排頭兵”作用;另一方面,嚴格履行監管主責主業,推動健全證券執法司法體制機制,落實“零容忍”要求,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四是進一步凝聚各方合力。資本市場具有涉及主體多元、參與機制多元、利益訴求多元的鮮明特征。發展好資本市場、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需要各方主體同向發力、同頻共振,實現“共建、共治、共享”。證監會將堅持系統觀念,不斷強化與立法司法機關、宏觀管理部門、行業主管部門、市場監管部門和地方政府等協作聯動,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共同營造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