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建議:組建創新聯合體 夯實智能制造基礎研發能力
3月4日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今年將向兩會提交三份建議,分別關注智能制造發展、智能技術助力老年生活、數字化賦能縣域醫防融合發展的話題。
在進一步推動我國智能制造發展的建議中,雷軍表示,應推動產學研協同研發,組建創新聯合體,夯實智能制造裝備及關鍵部件的基礎研發能力。智能制造不能“急功近利”,不可“拔苗助長”,不搞“面子工程”。
推動產學研協同研發
雷軍表示,我國智能制造當前還處在從“有沒有”逐步轉向“好不好”的發展階段,大而不強、多而不優的問題仍然存在。
他提出四點建議。一是營造有規劃可預期的宏觀政策環境,引導龍頭企業更好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在裝備更新換代、自主創新研發、制造系統搭建等方面進一步發揮政策的杠桿作用,為企業轉型升級注入動力。同時,充分激發龍頭企業示范帶動作用,支持龍頭企業率先探索、率先突破,鼓勵龍頭企業從最基礎的環節做起。
二是推動產學研協同研發,組建創新聯合體,夯實智能制造裝備及關鍵部件的基礎研發能力。建議國家制定政策加速推動建立龍頭企業、科研院所、一流高校協同研發機制,組建創新聯合體,重點研發高性能的新型傳感器、精密減速器、伺服電機等關鍵智能部件,實現核心關鍵技術突破和掌握;加速智能制造標準體系框架落地,規范智能裝備技術要求,注重軟硬件一體化協同發展,實施智能工廠標準化、模塊化建設,實現高效、柔性生產;完善首臺、首套、首批的鼓勵政策,尤其持續支持制造產線及系統的研發、升級與拓展。
三是持續培育智能制造服務平臺,力爭在工業軟件、智能制造系統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建議以國家為主導、以企業為主體,聯合培育形成一批有實力有影響力的智能制造服務平臺,破除裝備與系統之間的數據壁壘,提供集數據采集、數據處理、數據分析為一體的智能制造數據中心解決方案。
四是通過引進來、培養好、促轉型等方式,加速填補智能制造人才缺口。建議支持更多國內高校開設智能制造工程專業,實現常態化體系化人才培養,增加人才供給數量。
制定技術適老化中長期規劃
雷軍建議,推動老年人數字化服務盡快納入國家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建議有關部門制定技術適老化的中長期目標規劃,明確重點建設方向和發展階段,加大配套資金投入,推動各級公共數字平臺及服務體系率先完成適老化改造。
此外,雷軍表示,應推動智能技術適老場景與新興業態融合發展。引導技術適老與智能家居、智慧社區、智慧出行、智慧醫療等新興業態融合發展,以產業引導為抓手,牽引智能技術適老化的應用推廣。
加快縣域醫防信息化建設
雷軍關注到,當前,各區域基層醫療發展較不均衡,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縣級醫院、縣級疾控機構等縣域醫療衛生單元尚未完全實現醫防、醫衛、醫健、醫養數據的互聯和融合。雷軍建議,推動縣域醫防數據互聯共享,爭取實現全覆蓋。
針對目前衛生健康信息化建設資金在縣級層面觸達率不足,專項建設資金投入偏低等現象,雷軍建議加大縣域專項資金投入,全面推進縣域醫防信息化建設;推動縣域信息化人才建設,建立和完善激勵機制,引導信息化人才下沉,助力縣域醫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