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2021|肖鋼、吳曉求對談:未來十五年資本市場發展方向
在創新推動產業升級換代、推動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金融將發揮怎樣的作用?近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與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吳曉求做客新華網,共同探討了“十四五”時期中國資本市場改革。
新華網:下一步金融市場如何改革?
肖鋼:金融實際上是創新和產業之間的橋梁,一面支持創新、一面連接產業的轉型和升級,所以要發揮好資本市場在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中的樞紐作用。為此,需要對金融體制進行改革,特別是要推動直接融資的發展。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歷史階段中,發展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就成為了一個必然趨勢。
新華網:如何認識金融在推動新技術向新產業轉化過程中的作用?
吳曉求:金融、科技、創新之間存在著三角關系,產業與三者的關聯也非常密切。從新科技到新產業,無法自然地生成。如果沒有新金融的介入,從新科技到新產業的過程將非常緩慢。
金融的作用不僅僅是為企業提供貸款,更重要的是要孵化新企業、推動新技術到新產業的轉型,這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在更深層次的含義。為此,要推動金融體系的改革和發展,推動科技和金融的結合。中國金融發展到如今的繁榮局面,是堅持了改革開放、市場化、科技與金融融合等多方面的結果,不能讓其再退回到傳統金融的時代。傳統市場雖然便于管理,但功能很弱、很單一、效率也很低。未來,應該用發展眼光來看待科技、金融及產業之間關的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