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布局能源結構轉型 多家公司發布中長期戰略規劃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減少化石能源消費、發展光伏等新能源,積極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勢在必行。在此背景下,相關上市公司積極布局,并在年報中發布企業的“十四五”戰略規劃。
緊盯生態環保領域機遇
瀚藍環境在“十四五”戰略規劃中提出,在固廢方面,面向全國,緊抓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優質項目的窗口期擴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規模,同時加快拓展輕資產運營的環衛業務;做強工業危廢和有機質固廢處理業務;持續推進縱橫一體化大固廢戰略,打造全面對標無廢城市的“瀚藍模式2.0”。在能源、水務方面,立足佛山市南海區,逐步轉向輕資產運營。
龍馬環衛表示,今年將把握環衛裝備市場增量,突破空白市場和弱勢區域;深挖環衛服務存量項目潛力,積極參與市場拓展,提升公司市場占有率。
僑銀股份表示,2021年,公司將以實施農村環衛一體化為切入點,積極參與美麗鄉村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不斷創新機制、模式,助力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不斷提高公司的市場份額。
城發環境提出,“十四五”時期,公司將充分抓住生態環保領域的發展機遇,在穩抓高速公路業務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生態環保業務相關板塊,打造河南北京兩個總部,拓展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培育餐廚、污泥、醫廢等多元新興業態,推動公司從“投資+專業化管理”的區域性環保公司,向研發設計、裝備制造、投資建設、運營管理、數字化應用等全產業鏈國際環保領軍企業轉型升級。
機構分析預測,“十四五”期間環保產業投資將由“十三五”期間的約20萬億元上升到約100萬億元。隨著細分市場不斷成熟和技術進步,固廢行業從以生活垃圾處理為主,向餐廚垃圾、污泥、醫廢危廢等多產業協同發展轉變;水務行業從以生活污水處理為主,向工業廢水、鄉鎮污水等多產業統籌布局轉變;環衛行業從以公共區域清掃保潔為主,向垃圾分類、綠化管養、物業管理、河道清理等環境綜合服務轉變。產業精細化布局推動市場空間持續擴大。
壯大新能源汽車產業
“十四五”期間,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將成為汽車產業發展的新機遇,中國汽車市場將迎來更好的發展期。
長安汽車發布了企業“十四五”規劃和2030愿景,堅定不移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將效率和軟件能力打造為核心競爭力,打造“新汽車+新生態”產業公司,向世界一流汽車品牌邁進。
廣汽集團在年報中指出,“十四五”期間,集團全面實施“1615”發展戰略,即完成1個目標,“十四五”期末挑戰汽車產銷量達35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品占整車產銷規模超20%,成為行業先進的移動出行服務商;夯實6大板塊,做強做實研發、整車、零部件、商貿服務、金融服務和出行服務六大板塊;突出1個重點,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實現集團高質量發展;實現5大提升,全面實現電氣化、智聯化、數字化、共享化、國際化五大方面的提升。
天齊鋰業在年報中表示,未來仍將繼續專注用于制造鋰電池正極材料的鋰化合物產品生產技術的發展創新,不斷提高公司主營業務產品品質,增強生產工藝技術的適用性,以滿足下游應用領域的需求,積極參與到國家實現碳中和目標、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的事業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