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央企帶息負債占比實現“九連降”
國務院國資委13日召開法治央企建設媒體通氣會,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翁杰明表示,針對金融衍生業務、信托、基金等及時提出風險管控要求,指導企業依法開展降杠桿減負債防風險工作,整體負債率較2016年降低2.2個百分點,帶息負債占比實現“九連降”。
翁杰明強調,要樹立“雷區意識”,強化事中管控,通過建立風險提示函、約談、通報等工作機制,加強對高風險業務的實時動態監管,持續推動融資性貿易風險處置和出清。
翁杰明表示,近年來的實踐表明,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中央企業總體上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沒有發生重大風險事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持續強化法治建設,全力做好規范管理、防控風險這篇大文章。
在依法治企方面,翁杰明表示,法治工作深度參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混合所有制改革、投資并購、科技創新等重點任務,嚴格落實規章制度、經濟合同、重大決策100%法律審核把關要求,通過寫入制度、嵌入流程,使其成為不可逾越的環節,做到“未經法律審核的,議題不上會,項目不決策,合同不簽署”,5年來累計審核近600萬項。牢固樹立“減少損失就是創造價值”理念,5年來累計處理重大法律糾紛案件近2萬起,避免或挽回經濟損失超過3300億元。
在合規管理方面,翁杰明表示,國資委在中國移動等5家企業開展合規管理體系建設試點的基礎上,陸續編發反壟斷、出口管制、反商業賄賂等一系列重點領域合規指南,推動將合規要求覆蓋各業務領域、各職能部門、各級子企業和全體員工,貫穿業務開展全過程。中央企業全部成立合規委員會,出臺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機制,建立合規管理“三道防線”。
在涉外風險管控方面,翁杰明指出,在全球政治經濟環境日趨復雜,中央企業國際化經營風險更加凸顯的背景下,國資委始終高度關注涉外法律風險防范,指導中央企業定期開展排查,針對投資準入、資本市場、知識產權等高風險領域,及時采取管控措施,防患于未然。針對近年來美國政府陸續將我國224家中央企業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等各類清單的做法,有關企業積極通過法律途徑依法自主維權,同時進一步強化法治建設,認真遵守國際規則和東道國法律,確保依法合規經營管理,把握了工作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