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法院:依法打擊金融領域名實不符、虛偽創新等亂象
中證網訊(記者 昝秀麗)北京金融法院9月6日消息,北京金融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蔡慧永日前在2021中國國際金融年度論壇上指出,要發揮司法的規范作用,以裁判理性引領科技向善。對于能夠實際降低交易成本、實現普惠且合法合規的金融交易模式,司法要大力支持并依法保護,推動金融數字化轉型與普惠金融發展。但對于金融領域名實不符、虛偽創新等亂象,特別是以金融科技創新為名、行逃避監管之實的違法行為,始終堅持依法打擊,有效肅清金融市場,維護金融秩序。
“我們要順應金融科技發展趨勢,秉持包容、開放的態度,尊重并鼓勵科技創新,對認定創新產品違法、創新交易模式無效采取審慎態度,構建平等有序、充滿活力的法治化營商環境。也要遵循實質正義理念,避免因創新失管導致市場出現‘羊群效應’。”蔡慧永表示。
蔡慧永指出,要準確把握金融消費者保護領域司法裁判的要旨,正視其中供需雙方能力不對等、信息不對稱的現實,強化金融機構的適當性審查、信息披露、風險提示等義務,并對金融經營者免除自身法定義務、不合理加重金融消費者義務的行為進行必要規制,推動形成健康有序的金融秩序。
據了解,北京金融法院建院以來,積極延伸審判職能,充分發揮連接立法機關、行政機關、行業組織的優勢,以法為紐帶,以治為目標,以協同為手段,積極探索構建金融法治協同機制,最大限度凝聚規則共識,匯聚促進金融科技創新的合力。今年7月底,該院同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國際法研究所,北京金融街服務局,中關村科技園區西城園管委會等四家單位合作設立了“金融科技法治研究中心”,在金融科技合規標準、金融審判類案研究、金融監管模式創新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研究金融科技創新帶來的新挑戰、新課題。
蔡慧永表示,北京金融法院將著眼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務,充分發揮金融審判職能作用,為服務保障國家金融戰略實施、強化北京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建設、護航金融科技創新、促進經濟健康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另據了解,北京金融法院金融類案查詢一體機、智能訴訟風險評估一體機也亮相本屆服貿會“北京金融街”展區。其中,金融類案查詢一體機收納了全國法院范圍內849萬篇金融案件裁判文書。當事人通過類案查詢,有助于形成合理的訴訟預期,指引當事人選擇合適的解紛途徑解決糾紛。這是該院在第二批政法隊伍教育整頓中積極延伸司法職能、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