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銀行:踐行“新金融”理念 持續提升ESG信息披露質量
“ESG 上市公司在行動”專欄
中證網訊(記者 昝秀麗)近年來,建設銀行積極踐行“新金融”理念,全力推動實施住房租賃、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三大戰略,按照“建生態、搭場景、擴用戶”的數字化經營策略,強化C端突圍,根植普羅大眾,做百姓身邊有溫度的銀行;著力B端賦能,營造共生共榮生態,做企業全生命周期伙伴;推進G端連接,助力社會治理,成為國家信賴的金融重器。建設銀行有關負責人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該行積極踐行ESG理念,持續提升ESG信息披露質量,提升非財務信息披露價值創造。
踐行ESG理念
談及ESG實踐,建設銀行有關負責人從環境治理和社會責任兩個方面介紹了部分代表性案例。
在環境治理方面,首先,建設銀行以綜合金融服務支持電力央企清潔能源項目。在貸款投放方面,建設銀行主動了解客戶項目核準情況,跟進項目開發進度。一是抓住核電項目重啟機遇,快速梳理蒼南三澳、漳州、惠州太平嶺、華能昌江四個重點核電項目的信貸需求。二是支持華電金沙江上游水電基地拉哇水電項目。建設銀行作為銀團主牽頭行以及唯一代理行,取得銀團貸款最大份額。截至2020年末,綠色貸款余額46.47億元。在直接融資方面,建設銀行積極參與綠色債務融資市場產品創新相關工作。2021年2月,作為主承銷商參與了市場首批“碳中和”債券發行,為三峽集團發行“碳中和”債,募集資金專項用于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3,367.79萬噸,節約標煤1847.76萬噸,碳減排效益顯著。2021年5月,作為主承銷商參與了市場首批“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發行,為三峽集團的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國家能源投資集團的國電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和華電集團的華電福新能源有限公司發行“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支持可再生能源項目發展。其次,率先創新可再生能源補貼確權貸款。建設銀行積極支持“30·60目標”實現,持續加大綠色信貸投放,及時把握相關行業和企業發展痛點,在綠色領域開展了多項產品和服務創新。近年來,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快速發展,補貼延遲兌付問題已成為影響可再生能源行業健康發展的痛點。近期政府部門發布多項文件,鼓勵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自主發放補貼確權貸款。再者,創新引領投融并進打造綠色金融服務新模式。近年來,在全球綠色發展潮流的帶動下,建設銀行在綠色資本市場中積極作為、創新實踐,主動承擔起國有大行引領綠色市場的先行者責任,對推動境內外綠色資本市場發展作出了一系列有益探索,精心打造“飛馳綠鑫”綠色投融資平臺,發展出與傳統綠色信貸有機互補、投貸承聯動的綠色金融服務新模式。具體包括建立健全綠色資本市場產品體系,創新推出中國綠色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參與出資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擴大引流,發展綠色投研顧問能力專業護航。
在社會責任方面,作為國有大型銀行,建設銀行秉持責任擔當和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真切關注普惠金融客戶群體訴求,著力提升金融覆蓋面和可得性,破解普惠客戶群體融資難題,包括創新平臺經營,實現普惠業務7*24小時在線服務;推動經營下沉,建設銀行近1.5萬個網點均能開展普惠金融服務;推出“裕農通”服務點,服務延伸至傳統物理渠道無法覆蓋到的廣大農村地區;成立“創業者港灣”,對中小科創型企業提供創新創業全方位支持。
靈活拓展ESG信息披露渠道和方式
上述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建設銀行主動加強ESG管理和信息披露研究,積極與利益相關方溝通,密切跟蹤國際最新ESG披露標準,持續提升ESG信息披露質量,提升非財務信息披露價值創造。2020年末,明晟(MSCI)對建設銀行ESG評級升至A,繼續位列全球市值前五銀行首位,且唯一獲評A級,亦是中國銀行業最高評級。
一方面,主動調整,完善定期報告ESG信息披露。建設銀行持續提升環境信息披露質量,突出回應全球資本市場和ESG評級機構的關切,持續提升建設銀行報告國際化水平。在《2020年年報》中,強化ESG信息辨識度,將原“企業社會責任”章節改版為“企業社會責任(環境、社會與治理)”,新增建設銀行的ESG治理架構、自身綠色低碳運營成果、闡釋建設銀行“三大戰略”與可持續發展金融的內在聯系、詳細列示建設銀行可持續發展投融資進展等內容,全面展示建設銀行綠色金融發展成績。
在《2020年社會責任報告》中,積極展示建設銀行在服務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發展方向和布局行動;從環境、氣候和治理深層邏輯出發,進行非財務信息披露;增加環境和氣候風險識別、氣候風險壓力測試、環境和氣候風險管理等內容披露。堅持第三方獨立鑒證,本著合規審慎原則,建設銀行始終堅持對披露的部分非財務數據進行第三方獨立鑒證,鑒證數據的數量在中國銀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
另一方面,靈活拓展信息披露渠道和方式。針對ESG類型機構投資者和評級機構僅以公開渠道信息作為決策依據的特點,建設銀行還在公司網站“投資者關系”欄目中,專設綠色金融主題板塊,以專題資訊主動對外披露建設銀行環境方面的工作進展;以“投資者專用(IR)郵箱”向境內外機構投資者和評級機構定向發送相關資訊;以微信公眾號登載和朋友圈分享等方式,推送建設銀行的綠色金融工作成果,均獲得了積極回應。
【“ESG上市公司在行動”專欄由中國證券報和中國上市公司協會聯合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