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東生物:創新為王,脫穎而出
■科創板上市公司“云走進”系列之《科創中國》第二季·第七站
藥品帶量采購常態化、制度化的大背景下,苑東生物為何能從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一路發展壯大的背后,始終堅持創新研發的苑東生物迸發出了怎樣的科創力量?機遇與挑戰并存的行業氛圍下,苑東生物未來又將如何踐行高質量發展,持續研新藥、創新局、展新顏?
近日,上海證券報記者走進醫藥行業“生力軍”苑東生物,深入挖掘這家醫藥創新型企業的“真技術”與“硬實力”。
自2009年創立以來,苑東生物始終以“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在醫藥領域悉心耕耘、穩步發展,目前已成長為集化學原料藥、高端化學藥品及生物藥品研發、生產、銷售全產業鏈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
回望發展歷程,苑東生物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背后究竟有何“秘訣”?公司創始人、董事長王穎給出的答案簡短有力:一個共同的夢想,一系列清晰的戰略和目標,和一群堅持不懈、努力上進的“苑東人”。
立足當下,“苑東人”更憧憬未來。王穎告訴記者,苑東生物未來將堅定走“以仿促創、仿創結合、創仿雙發”的發展之路,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來研新藥、造好藥,為患者減輕疾病痛苦和經濟負擔。
登陸科創板,創新更有底氣
去年9月2日,苑東生物如愿登陸科創板,“688513”成為了公司馳騁A股市場的“資本代碼”。回望上市一年來的點點滴滴,作為公司掌舵者的王穎感觸頗深。
“去年科創板上市,是苑東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公司階段性戰略目標達成的關鍵。”王穎說,上市成為公司發展的全新起點,但也感到肩上的擔子和責任比以往更大。“作為公眾公司,我們在規范透明經營運作的同時,也要保持經營業績的穩步增長,給廣大投資者以合理的回報。”
上市之后,正能量撲面而來。“首先,最直觀的是,登陸資本市場提升了公司品牌的影響力和行業認知度。”王穎舉例稱,以前出去跟專家學者們溝通交流,對方可能都沒聽說過苑東生物這個名字,但現在出門跟專家們交流,對方大多知道苑東生物是一家科創板的上市公司,并且有了科創板的“信譽背書”,專家們、客戶們對公司都有了天然的信任感。
其次,“晉級”為上市公司后,苑東生物對創新人才的吸引力也大大增強,在人才招聘上比以前要容易很多。“我們的研發隊伍不斷壯大,研發項目也日漸增多,從而實現了更加良性的循環。”
當然,王穎最為看重的是,有了上市募資作支撐,公司在創新研發投入上有了保障,從而可以進一步加大對創新藥和生物藥的布局,加快推進國際化進程,實現創新發展。“我們的技術、產品創新除了自主研發外,還會關注國際上比較前沿的醫療技術和藥物,通過引進或者合作開發的模式盡快引入國內患者急需的技術或藥品。有了充足資金做后盾,這一進程也大大加快,促進公司更好更快發展。”王穎告訴記者。
依托持續的技術創新,如今的苑東生物已逐步建立起國內領先、符合國際標準的研發技術及產業化平臺,密集布局麻醉鎮痛領域,同時兼顧糖尿病、心血管、抗腫瘤等大品種市場領域的快速開拓,加快小分子實體和生物藥的研發及產業化,以期快速滿足國內外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
進擊創新藥,錢景更有驚喜
隨著創新研發步伐的加快,苑東生物今年以來在新藥研發方面捷報頻傳。
就在9月上旬,苑東生物全資子公司優洛生物的EP-9001A注射液臨床試驗申請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該藥是苑東生物首個自主研發的1類生物藥,研發成功后將進一步豐富公司在麻醉鎮痛領域的產品管線。
積跬步方可至千里。據王穎介紹,公司已有10余個創新藥在研,其中包括重點產品優格列汀片、CX3002片及EP-9001A注射液。此外,公司尚有一系列新分子實體的候選藥物EP-0093I+EP0093A、D0025、D0037等項目正在進行臨床前與早期探索性研究。
從仿制藥起家,如今頻頻進擊創新藥及生物藥,且屢有斬獲,苑東生物的創新“硬實力”日趨強大,日益彰顯。與此同時,公司在傳統仿制藥領域也不斷擴大著自身優勢。
“苑東成立以來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是堅持高研發投入、重視科技人才引進及對人才實施有效管理和激勵的結果。”王穎稱,苑東生物目前已成功實現26個高端化學藥品產業化,其中包括4個國內首仿產品,16個通過一致性評價產品(其中5個為首家通過),8個主打產品連續多年在細分市場占有率排名前三。
如何看待上述8個主打產品的未來發展潛力?深耕醫藥領域多年的王穎直言,8個產品目前均已取得了不錯的市場業績,未來隨著營銷團隊對二三終端逐步加強渠道覆蓋,加之公司對各產品學術推廣力度的加強,將助推相關產品臨床更規范、更廣泛的應用,每個產品都有著良好的應用發展空間。
對于公司旗下產品的特點和優勢,王穎如數家珍。“非要說最看好哪些產品的話,我會選富馬酸比索洛爾片、依托考昔片和伊班膦酸鈉注射液。”在王穎看來,富馬酸比索洛爾片、依托考昔片都是集采中選品種,集采執行后,快速提升了產品在第一終端等級醫院覆蓋和品牌影響,并帶動二三終端的覆蓋和業務增長,同時公司加強全渠道推廣覆蓋,未來在二三終端增長潛力仍非常大。再看伊班膦酸鈉注射液,其新增了“預防乳腺癌骨轉移患者骨相關事件”適應癥,未來可大力擴展乳腺癌骨轉移患者的應用。
上述8個主打產品良好的應用前景,可保證苑東生物未來經營發展長期處于良性軌道。對于未來是否還會有重磅產品面世,為公司帶來新的盈利增長點,王穎還是將“看點”放在了創新藥上。
據了解,苑東生物自主研發的第一個創新藥——優格列汀片II期臨床數據已發布,降低糖化血紅蛋白較同類DPP-IV抑制劑效果顯著,安全性高,預計2025年獲批上市,或將是糖尿病領域國內首個DPP-IV周制劑,解決患者長期用藥的依從性問題。
“我國目前有著超過1.3億糖尿病患者,優格列汀片的發展潛力巨大,將是公司的第一個‘重磅創新藥’。與此同時,在產品管線最豐富的麻醉鎮痛領域,苑東也有EP-9001A、EP-0093I等多個創新藥在研發中,市場規模累計超過百億,均是未來的重磅潛力產品。”王穎信心滿懷地說。
志當存高遠,未來更有作為
潛心耕耘,厚積薄發。近年來,在仿制藥領域搭建豐富產品線、保證盈利能力的基礎上,苑東生物加快創新研發的步伐,沿著“以仿促創、仿創結合、創仿雙發”的戰略發展路徑,不斷激發公司的科創硬氣。
對于苑東生物,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如何理解“仿”與“創”的關系?王穎給出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企業經營發展之路就像跑馬拉松,剛開始是模仿別人跑,到跟隨跑,再到伴跑,最后才能領跑。
“回到苑東生物,創業過程我們是先從容易做的起步,先活下來,過程中積累技術和經驗,等有了一定的技術積累、資金積累,我們就開始探索做創新藥。”王穎回憶,苑東生物最初涉足創新藥時,從探索到立項就花了近3年時間,過去的9年時間才完成第一個自主研發一類新藥的二期臨床。“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投入很大,風險也很大,需要仿制藥的現金流來養創新藥,這也是我們仿創結合的過程。”
展望未來,王穎眼中的苑東生物將通過“創仿雙發”,向著“最受尊重和信賴的醫藥企業”目標邁進。其中,創新藥解決藥品的可及性,高質量的便宜仿制藥解決患者的可負擔性。同時,苑東生物將始終以患者為中心,高度關注臨床未被滿足的需求,進一步加大創新藥研發投入和布局,擴展生物藥權重,堅持以仿制藥為基礎、以小分子創新藥為重點、以大分子生物藥謀發展的發展戰略。
苑育萬物,東風化雨。回望苑東生物十二年的發展歷程,王穎坦言,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面對的壓力和責任也不同。尤其是當前,企業所處的環境與以往有很大不同,在整個產業轉型升級的過渡期,創新型企業在資本助力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競爭日趨白熱化。“但作為一家創新型企業,作為科創板上市公司,我們必須保持干勁,以全球化視野布局產品管線、整合內外資源,高效推進公司發展,向著全球麻醉鎮痛領域領軍企業的目標邁進。給患者帶去福音,給投資者合理回報,我們也有這樣的實力和能力!”
■快問快答
上海證券報:回顧苑東生物的發展歷程,您覺得可以簡單概述成哪幾個階段?哪一階段的經歷讓您最難忘?
王穎:企業發展主要經歷創業階段、生存與發展階段、二次創業階段、創新發展階段,我們現處于二次創業階段,不同階段有不同特點,不同困難。
我比較難忘的事,是苑東在科創板上市首次申報過程期間,最開始對科創屬性評價標準的理解不是很精準,導致我們有一個反復,但很感謝監管部門制定了客觀的、可量化的、包容性的科創屬性評價標準,最終讓我們如愿登上科創板舞臺。
這其中,我體會較深的是:只要方向正確,目標明確,策略路徑清晰,持續努力,終會水到渠成。
上海證券報:相較于傳統的高端仿制藥,外界對于公司小分子創新藥及生物藥的業務布局、進展更為關注,能否介紹下,相關產品一旦研發成功投向市場,會給公司、給行業帶來哪些積極改變?
王穎:苑東生物在小分子創新藥及生物藥布局了豐富的產品管線,目前有10余個創新藥在研。一旦這些產品研發成功投放市場,即是苑東生物創新驅動發展的成果體現,也會對預期業績產生積極的貢獻。比如,公司的優格列汀片是國內首家通過化學結構設計實現長效化的小分子創新藥,未來如果進展順利研發成功,將處于國內引領地位,同時打破國外的壟斷。
上海證券報:在您看來,高質量的科創板公司應該具有哪些特質?苑東生物未來又將如何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王穎:我認為高質量的科創板公司應該是“科技引領、創新驅動”,并應在創新研發投入、研發人員占比、發明專利數量等方面有一定的特色或優勢。
為推動苑東生物高質量發展,我們將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高研發投入。持續保持不低于營收16%的高研發投入,加大小分子創新藥和生物藥的布局和投入力度;二是加快創新布局。逐漸加大新藥領域投入,加快推進小分子創新藥和生物藥領域的發展和布局,打造企業差異化的創新鏈;三是加快國際化進程。持續發展原料藥國際化,加快制劑國際化進程,實現國際化助力公司發展;四是保持業績穩定增長。通過經營業績的持續提升,給投資者帶來合理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