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長劉國強表示:繼續深化LPR改革 提高報價行報價質量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日前在《中國金融》上撰文指出,繼續深化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提高報價行報價質量,適時公布歷史報價明細,定期對報價行實行優勝劣汰,帶動存款利率逐步走向市場化,使中央銀行政策利率通過市場利率向貸款利率和存款利率的傳導更加順暢。
劉國強表示,利率市場化是經濟金融領域最核心的改革之一。經過兩年來的持續推進,LPR改革取得重要成效,我國已形成較為完整的市場化利率體系,為發揮好利率對宏觀經濟的重要調節功能創造了有利條件。
改革后,LPR的市場化程度明顯提升,報價水平逐步下行,及時反映了市場利率下行趨勢。劉國強介紹,2021年9月,1年期LPR為3.85%,5年期以上LPR為4.65%,改革以來分別累計下行0.4個和0.2個百分點。LPR下行帶動企業貸款利率明顯降低,有效地推動了金融向實體經濟讓利。2021年8月,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62%,較改革前的2019年7月下降0.7個百分點,處于歷史較低水平,降幅超過同期1年期LPR降幅。
與此同時,央行及時推進存量貸款定價基準轉換。2020年8月,存量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如期完成。其中,存量企業貸款累計轉換35.5萬億元、84萬戶,轉換比例90%,其中90%轉換為參考LPR定價。轉換過程中直接降低利率,減少企業每年利息支出逾280億元。從下一個重定價周期開始,企業還可享受到LPR下降帶來的政策紅利,利息支出減少幅度更大。存量個人房貸累計轉換28.3萬億元、6430萬戶,轉換比例99%,其中94%轉換為參考LPR定價。2021年重定價后,預計全年可為房貸借款人節省利息支出約500億元。
劉國強表示,下一階段,人民銀行將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完善以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為短期政策利率和以中期借貸便利利率為中期政策利率的中央銀行政策利率體系,健全利率走廊機制,引導市場利率圍繞中央銀行政策利率中樞波動。繼續深化LPR改革,提高報價行報價質量,適時公布歷史報價明細,定期對報價行實行優勝劣汰,帶動存款利率逐步走向市場化,使中央銀行政策利率通過市場利率向貸款利率和存款利率的傳導更加順暢。發揮利率市場化調節金融資源配置的重要作用,提高小微、民營企業信貸市場的競爭性,促進金融資源更多流向小微、民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