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楊丹:金融指數研究要著重探討普惠金融問題
中證網訊(記者 黃一靈)10月28日,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楊丹在“‘2021天府金融指數 ’線上發布會”上表示,2021年天府金融指數報告既評價了傳統金融發展,也編制了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文化金融等新興金融指數,印證了中國經濟保持宏觀穩定和高質量發展的治理奇跡,反映了金融發展的新動向和地區間的相對變化,為主要城市的金融建設提供了指導,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對于金融指數的研究,楊丹也提出三點建議:第一,更加重視金融開放的研究。楊丹表示,金融業擴大對外開放是必然趨勢,也是地方金融發展的重點和難點之一,天府金融指數作為權威的引領性的研究,可以在這個方面做進一步的貢獻和指導。在現有的指標要素中,包括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金融從業人員、從業環境、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文化金融定方面,都可以抽取一些與開放程度相關的指標,構成金融發展的評價體系,以此來引導評價和指導實踐。
第二,探討普惠金融的問題。普惠金融是國際通行的概念,也是聯合國在貧困治理中主要倡導的金融舉措。楊丹稱,報告現有的指標體系中已經有農村金融指數,但農村金融指數不能涵蓋普惠金融的概念,普惠金融還應該包括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對城鄉弱勢群體的消費性金融支持,對慈善性公益性項目的金融支持等豐富的外延。從價值內涵來看,普惠金融代表了金融的公益價值和公共品的性質,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金融發展道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第三,注重金融促發展和防風險的平衡。“當前我國金融業發展的重大任務之一就是防范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除了發展的金融指標,還要注重金融防風險和可持續發展。當前,疫情和經濟復蘇的需求,催生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流動性,如何從天量的流動性中穩定的退出,是全球共同面臨的挑戰。在流動性收縮階段風險凸顯,更應突出防風險的指標,在這個方面作為第三方獨立研究者可以更好凸顯學術研究的獨立價值,在指數編制、指數傳播、指數闡釋過程中融入防風險的考慮!睏畹みM一步闡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