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和社融增速企穩 年內有望持續回升
央行發布10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
信貸和社融增速企穩 年內有望持續回升
10月廣義貨幣(M2)增速、新增信貸、社融增量超預期“亮相”。人民銀行昨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末,M2余額同比增長8.7%,增速比上月末高0.4個百分點;10月人民幣貸款增加8262億元,同比多增1364億元;初步統計,10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5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970億元。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說,整體看,10月信貸和社融增速企穩,增量略超預期,體現了金融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從結構上看,新增社融同比多增,主要源于信貸和政府債券貢獻。10月,政府債券、人民幣貸款同比分別多增1236億元和1089億元。
東方金誠分析師王青表示,10月社融數據環比季節性少增,同比亦實現小幅多增,從分項看,這主要受政府債券融資和投向實體經濟的人民幣貸款同比較大幅度多增拉動,體現出“財政后置”和“寬信用”政策發力對金融數據的提振。
從人民幣貸款數據來看,企業中長期貸款占比回落,但居民中長期信貸改善。數據顯示,10月人民幣貸款增加8262億元,同比多增1364億元。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4647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426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221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3101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288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190億元,票據融資增加1160億元。
“10月貸款總量有所改善,但結構仍不夠理想,同比多增部分主要來自于票據融資!睖乇虮硎,企業中長期貸款占全部新增貸款的比重從上月的41.9%回落至26.5%,占比創下2019年6月以來的新低。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10月企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少增,反映企業增加投資的意愿有所降低,主要是目前國內部分工業制造業企業面臨的經營環境復雜,能源、工業原材料價格維持高位,供應瓶頸、部分零部件短缺,全球航運受阻等。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表示,企業短期貸款減少是季節性特征;中長期貸款連續第三個月較大幅度同比少增,反映企業融資需求依然不足!捌睋谫Y對貸款的補位效應持續出現,下半年以來,票據融資一改去年同期各月均減少的局面,轉而連續增加,3個月國股銀票(國有銀行及股份制銀行承兌匯票)轉貼現收益率全月維持在2.1%左右的低位!
與企業貸款情況不同,10月居民貸款呈現一定程度“回暖”。開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認為,居民中長期貸款同比多增162億元、結束5個月的同比縮量,或與“因城施策”下,部分省市調控“松動”等因素有關,后續還需密切跟蹤。
溫彬表示,與近幾個月相比,居民中長期貸款新增規模保持了相對穩定,但居民中長期貸款占全部新增貸款的比重升至51.1%,為去年10月以來的新高,說明近期按揭貸款政策有所調整,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
人民銀行同一天披露的10月個人住房貸款統計數據顯示,10月末,個人住房貸款余額37.7萬億元,當月增加3481億元,較9月多增1013億元。
M2則延續抬升勢頭。數據顯示,10月末,M2余額233.62萬億元,同比增長8.7%,增速比上月末高0.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1.8個百分點。王青認為,10月末M2增速延續反彈,一方面受上年同期基數走低影響,另一方面,當月信貸同比多增,也對存款派生有一定推動作用。
受訪專家認為,未來信貸和社會融資情況可能邊際改善。唐建偉預計,近期央行強調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并將引導商業銀行適度加大信貸投放力度,預計企業和居民新增信貸情況可能逐步改善;此外,央行宣布推出碳減排支持工具,將用增量資金加大對清潔能源等重點領域投資和建設的支持。
“往前看,伴隨宏觀政策向穩增長方向微調,特別是房地產融資環境回暖,年尾的信貸和社融增速有望回升,后續寬信用進程將繼續演進。這將是穩定今年底明年初宏觀經濟運行的一個有力保障。”王青表示。
溫彬表示,下一階段,宏觀政策要繼續做好跨周期調節,加大力度提振內需。貨幣政策繼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提升前瞻性和自主性。加大結構性政策力度,運用好新出臺的碳減排支持工具,促進貸款規模增長和結構優化,增加有效投資,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