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平:2022年中國經濟增長超預期可能性較大
中證網訊(記者 黃一靈)12月22日,植信投資研究院在上海發布2022年宏觀經濟展望報告。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教授對報告內容進行解讀。
連平指出, 2022年有望成為中國的"基建大年"。一是信貸投放力度加大,項目審批適度放松。二是優質項目逐步增加。預計將重點投向交通基礎設施、能源、農林水利、生態環保、社會事業、城鄉冷鏈等物流基礎設施、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國家重大戰略項目、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向。此外,還將聚焦促進區域和地區協調發展的短板領域和涉及重大民生的城市管網建設等。三是專項債發行具有"前置效應"。從專項債發行到實物工作量的形成有時間差,一般大約需要一到兩個季度,這意味著2021年四季度專項債發行提速將在2022年的一季度逐步顯現其效應。在專項債發行節奏前置的基礎上,2022年全年基建投資都能有較好表現。
連平認為,2022年,房地產市場發展可能呈現五方面的變化:一是商品房銷售放緩,2022年預收款增速從9%降至6.6%。二是土地市場呈現量跌價升的態勢,預計2022年全國土地購置面積同比下降逾三成,土地成交價格同比大幅上漲。三是新開工或將觸底反彈,明年上半年新開工情況依舊不容樂觀,而下半年新開工有望在開發貸邊際改善的推動下有所回升。四是房地產投資增速將進一步放緩。五是新的供求關系格局可能導致房價呈現先抑后揚的態勢,預計明年三季度末到四季度初房價將觸底回升,全年新房同比下降1.5%左右,二手房房價與2021年基本持平。
針對市場關注的貨幣政策和市場流動性問題,連平認為,2022年貨幣政策將靈活適度精準,維持穩健偏松操作,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協調聯動,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觀調控政策要有機結合,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促進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GDP增長率的基本匹配。預計2022年社融規模增速在10.5%-10.9%之間,全年新增社融23.6萬億元左右;預計信貸余額增速在11.3%-11.7%之間,新增信貸約22萬億元;為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上半年仍有可能小幅降準一次,LPR也有可能繼續小幅下降。
連平預測,2022年,中國經濟增長超預期的可能性較大。在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2022年"穩"經濟和偏寬松的政策導向,政府不斷出臺有利于逆周期調節和穩增長政策的背景下,2022年,預計中國經濟經濟增長將前低后高,增速逐季回歸至正常水平。
最后,連平強調,綜合各方面情況分析,2022年我國系統性金融風險總體可控。但同時也應看到,房地產市場尚未全面轉暖、債券市場信用風險仍有顯現、地方政府債務潛在風險猶存、中小型銀行風險抵御能力較弱、國內通脹壓力依然不小,以及傳統能源與新能源、低碳行業競爭等局部、特定領域的風險,仍可能不同程度地對經濟增長造成影響,需要政策及時有效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