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股轉公司、北交所:深化新三板改革 高質量建設好北交所
新年前夕,全國股轉公司、北京證券交易所共同發布2022年新年致辭。
過去一年,全國股轉公司、北交所始終貫徹改革主線。成功完成北交所設立開市,試點股票發行注冊制,構建契合創新型中小企業特點和需求的業務規則體系,突出精準包容、靈活普惠特色;擴大投資者規模,持續推動社保基金、公募基金、QFII等機構投資者入市;堅持北交所、新三板一體發展,堅持與滬深市場互聯互通,發揮層層遞進優勢,落地轉板機制,構建全鏈條服務中小企業的市場體系。持續深化新三板改革,推出可轉債制度,優化創新層投資者門檻,建立與區域股權市場對接機制。
過去一年,全國股轉公司、北交所多措并舉提升市場監管效能。立足創新型中小企業特征和新三板、北交所一體發展要求,建立健全市場自律監管和紀律處分制度規則,夯實自律監管基礎,做深做實日常監管,深化分類監管,強化監管協作。堅持信息披露與公司治理“雙輪”驅動,進一步完善信息披露要求,組織開展“提升內控水平,強化規范運作”專項行動,建立掛牌公司公開承諾管理機制,著力提升掛牌公司質量。發布新三板終止掛牌細則,完善退出機制。
市場結構更加完善,定位更加清晰,運行質量顯著改善。截至2021年底,北交所上市公司82家,新三板創新層掛牌公司1224家,基礎層掛牌公司5749家。北交所“龍頭”撬動作用初步發揮。2021年北交所全市場股票平均漲幅98.90%,市場財富效應初步顯現;存量公募基金入市交易,8只新設主題基金全部超募,社保基金、QFII已經進場,機構投資者加速布局。創新層和基礎層獲得有效帶動,全年成交額同比增長19.76%。調查問卷顯示,96%的掛牌公司對新三板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展望2022年,北交所仍處于建設初期,新三板規范培育功能有待夯實,面對形態多樣、需求多元的創新型中小企業,精準性、針對性服務還需大幅跟進,進一步深化新三板改革、高質量建設好北交所依然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