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2022年是我國經濟逐步回歸常態運行的一年 經濟有望實現穩中求進
倪銘婭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中證網訊(記者 倪銘婭)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1月17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2年是我國經濟逐步回歸常態運行的一年,但當前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發展也有壓力。盡管存在這些風險挑戰,總的看,我國經濟持續恢復發展的態勢沒有變,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因素沒有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條件也沒有變。從全年看,經濟有望實現穩中求進。
寧吉喆表示,首先,我國疫情常態化防控處于全球領先地位,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生產生活秩序總體穩定,促進了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
第二,我國產業供給體系全。我國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產業體系完備,配套較為完善,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較強,能夠很快適應市場需求變化,促進供給增加。
第三,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空間廣。我國有14億多人口、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這是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構建國內強大市場的立足之本。2021年消費總量達到44萬億元,投資總量也巨大,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全年是79.1%,最終消費是65.4%,凸顯了國內市場的作用。
第四,具有改革開放紅利。多種所有制企業共同發展,對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保持較快增長。同時,我國還是世界上120多個國家的主要貿易伙伴。到2021年底,我國與145個國家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進出口總額增長20%以上。
第五,經濟治理能力強。近年來,我國不斷創新宏觀調控,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加強定向調控、精準調控、相機調控,積累了豐富調控經驗,促進經濟平穩發展。目前,我國通脹率、政府債務水平都較低,貨幣政策有空間,宏觀調控政策工具多,有能力保持經濟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