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經濟“成績單” 經濟韌性彰顯
安 寧
2021年,中國經濟不負眾望,交出了一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1年中國經濟數據: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143670億元,同比增長8.1%;突破110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占全球經濟的比重預計超過18%……這些重磅數字體現了中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的實力,彰顯出中國經濟巨大的潛力和強大的韌性。
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2021年,在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疫情散發等多重考驗下,中國經濟實力顯著增強,主要預期目標全面實現,經濟增長質量顯著提升,經濟根基更加堅固。
翻開2021年的經濟數據,“穩”和“新”成為關鍵詞。
“穩”體現在2021年經濟運行總體平穩。2021年,經濟增速為8.1%,高于6%以上的預期目標,分季度來看,一季度同比增長18.3%,二季度增長7.9%,三季度增長4.9%,四季度增長4.0%。按兩年平均算,一季度到四季度,分別增長4.9%、5.5%、4.9%、5.2%。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主要預期目標全面實現。
“新”體現在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增長較快,創新動能持續增強。2021年,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8.2%、12.9%,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8.6個百分點、3.3個百分點。分產品看,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微型計算機設備產量分別增長145.6%、44.9%、33.3%、22.3%。不斷厚植的經濟新動能,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2021年,中國經濟不僅“穩中有進”,同時“進中有新”,在“穩”中積蓄“新”的力量,夯實了2022年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基。
從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來看,2021年,三大需求對經濟增長都作出了積極貢獻。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分別拉動經濟增長5.3個百分點、1.1個百分點、1.7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65.4%、13.7%、20.9%。
2022年,“三駕馬車”在拉動經濟增長方面仍將提質增速,發揮合力。
從消費來看,當前,我國有14億多人口、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這是我們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構建國內強大市場的立足之本。今年以來,在推動消費的增長方面,多項舉措已經密集推出,隨著消費紅利的持續釋放,我國消費持續增長的基本面不會改變。
從投資來看,今年進一步擴大有效投資有潛力、有空間,也有動力。隨著創新驅動作用增強,產業升級發展趨勢向好,企業創新投入不斷加大,同時,今年還要出臺一系列有利于制造業投資、企業R&D投入、技改投入等政策措施。隨著相關政策的持續發力,投資動力充足。而今年年初以來,各地已經按規劃開工了一批重點項目,投資增長潛力大。
從出口來看,2021年外貿進出口的較快增長也給2022年的外貿運行帶來了一定壓力,今年,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不確定不穩定不均衡因素增多。但是,我國長期向好的基本面為穩外貿提供了有力支撐。此外,今年1月1日生效的RCEP為外貿市場注入了發展新活力,將成為中國外貿增長的加速器和新引擎。
2022年,在新發展格局下,在改革和創新的帶動下,新的經濟增長點將不斷涌現,共同助力中國經濟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