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丨從“跑山”到“巡屏”——檢修員李凡值守的第18個春節
新華社武漢2月1日電 題:從“跑山”到“巡屏”——檢修員李凡值守的第18個春節
新華社記者梁建強、潘志偉
工作20年來,有18個春節,李凡是在崗位值守中度過的。
1月31日,農歷除夕,作為國網咸寧供電公司檢修分公司輸電檢修班班長的李凡,又一次開始春節的應急值班工作。
“監控顯示,110千伏九石線8號和14號桿塔導線有覆冰,目前有1厘米左右,繼續監控。”早上7點15分,李凡開始查看可視化監控平臺傳送的圖片。他告訴記者,平臺會實時顯示易覆冰線路桿塔區段的畫面,方便實時掌握線路桿塔、導線運行狀況。
輸電檢修班負責咸寧全境內135條110千伏與220千伏輸電線路的日常巡視和檢修維護,線路總長1967公里,其中,近一半線路在幕阜山間蜿蜒延伸。因此,李凡和他的同事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跑山電工”。
“以往‘跑山’,都是迎風冒雪一一巡查容易覆冰的路段。天氣寒冷、山高路滑,巡線很不容易;應用新技術后,我們可以先在監控平臺上‘巡屏’,發現異常情況,再前往處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李凡說。
這個春節,咸寧遭遇持續冰雪天氣。山嶺間的輸電線路、鐵塔經受嚴峻考驗。作為輸電檢修班班長,李凡又一次主動報名參加值班。“春節是用電高峰期,保障好供電,才能讓群眾過一個溫暖年。”
早上8時15分許,李凡開始在公司倉庫逐一清點應急救援物資,并叮囑同事們列好物資清單。
李凡介紹,春節期間,供電線路上容易纏繞風箏、氣球、彩帶等異物,直接影響線路安全。以往,帶電消除線路異物,往往需要花費好幾個小時。“現在我們用上了激光炮、噴火無人機等,幾秒就可輕松解決纏繞的異物,高效又安全。”李凡說。
清點完應急救援物資,李凡開始繼續查看監控平臺。336臺可視化監控的畫面正循環切換,轄區內易覆冰區段、重要線路的運行情況一覽無余。
“110千伏九石線風電場出線端,顯示有大霧,監控看不清楚,已打電話請風電場值班的同志幫助看看,等霧散開后繼續監控。”站在全景智慧監控大屏前,李凡說起九宮山風電場唯一外送線路110千伏九石線的巡查情況。
春節期間,九石線連接的九宮山滑雪場游客眾多,用電負荷大增。為確保線路正常,不能有絲毫大意。“監控畫面有時看不清,實地巡查、聯動很重要。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線路安全。”李凡說。
巡查、鎖定問題、及時聯系溝通……天色漸暗,窗外已是萬家燈火亮起。除夕夜,李凡依舊堅守在值班室中。
2月1日,農歷大年初一。李凡又開始新一天的值班。“讓群眾安心、溫暖過年,就是值班最有成就感的事。”李凡說。
監控畫面上,110千伏九石線上的覆冰已有4厘米,即將到達需要除冰的標準。李凡已準備好應急物資,隨時準備出發,奔赴一線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