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制路線圖完善專項機制 廣東強化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源動力”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2月11日,廣東銀保監局公布了2021年廣東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亮眼成績單。截至2021年末,全轄涉農貸款余額1.69萬億元,同比增長12%;廣東57個行政縣的平均縣域存貸比69.7%,同比提升2.62個百分點,縣域合理融資需求得到進一步滿足。
2021年,全轄農業保險實現保費收入47.77億元,同比增長79.12%;提供風險保障2032億元,增速100.14%,兩項增速均居全國第一。
為了更好地下沉金融服務,將金融“活水”滴灌到廣東的田間地頭,在統籌、部署和機制方面,廣東銀保監局推動轄內152家銀行機構設立了997個專門服務鄉村振興的內設機構、成立了43個專項領導小組,專業化服務觸達縣、鄉、村。
聚焦農村振興的薄弱環節,廣東銀保監局緊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目標任務,做實做細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工作。
廣東銀保監局黨委書記、局長裴光深入基層定點聯系湛江市麻章區,親自部署對麻章區太平鎮的駐鎮幫鎮扶村工作,成立局系統領導小組,派駐駐鎮幫扶工作隊,并研究制定五年幫扶規劃,全面促進太平鎮興鎮強村。
同時,啟動“千人駐鎮”行動,鼓勵轄內銀行保險機構派駐超1000名金融干部駐鎮駐村,當好“聯絡員”“服務員”“宣傳員”三員角色,覆蓋粵東西北12市和肇慶市901個被幫扶鄉鎮提供“融資+融智”服務。
不僅是金融服務,廣東銀保監局推動轄內金融機構不斷創新服務邊界,打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粵式樣板”。一方面,探索“智慧+”金融助農惠農模式。鼓勵轄內銀行機構整合金融科技力量,為各行政村定制研發一站式數字化綜合平臺,通過構建不同的“智慧+”場景,滿足農村基層黨建、村委管理、村務管理、財務管理、信息公開、文化宣傳各類需求。
同時,量身定制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特色“樣板”。緊扣廣東各地特色,因地制宜打造一批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特色樣板。比如,潮州“單叢茶”樣板從定制產品、項目集群、整村推進入手,推動當地單叢茶產值突破64億元。
廣東銀保監局方面表示,2022年,將繼續引領轄內銀行業保險業做好“十四五”時期農村金融服務工作,持續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能力和水平,助力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為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和實現共同富裕貢獻更多金融力量。(許莉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