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科技強農力保夏糧豐收
新華社合肥2月21日電(記者水金辰)16日下午,一場小麥田間管理現場會在安徽省淮南市鳳臺縣大興鎮香山村種糧大戶許越的合作社召開!暗让魈煅┫峦,氣溫回升,各家抓緊搶抓農時做好除草!泵鎸θ偢鞔妩h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合作社負責人和家庭農場負責人,安徽省淮南市鳳臺縣大興鎮農技推廣中心主任、縣級科技特派員李剛分析了今年春耕形勢。
2021年,安徽糧食總產量817.52億斤,實現“十八連豐”,其中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5.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16日,蚌埠市懷遠縣盛世興農農機專業合作社的“90后”尚林慶,一早就開車前往150公里外新流轉的800畝麥田,給小麥施返青肥和拔節肥。只見他拿出無人機,將施肥桶掛于無人機上,設定好飛行路線,無人機開始自動精準定量噴灑尿素。不到10分鐘,5畝地就完成施肥。
“以前800畝地,使用播肥器需要兩天時間,而且農田濕度大,人不方便進去。”尚林慶說,現在800畝地一天就搞定,而且施肥不用考慮土地條件,最主要的是自上而下噴灑還不傷苗。
無人機在農業領域使用已不新鮮,“但以往主要用于植保,我們去年才開始將其應用到施肥領域!鄙辛謶c說,這得益于科技進步。以前無人機電池容量低,飛行一次只能噴灑一畝地,而且無人機載重量只有30斤,如今,載重量達到100斤,電池續航時間也增加不少。
在安徽省天長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16萬畝小麥返青生長。在上線不久的智慧農業指揮調度平臺上,麥苗長勢一目了然。
據了解,目前產業園正將這一平臺向園區內家庭農場和合作社推廣應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只需要將物聯網設備接入調度平臺并上傳數據,就可以實現農業生產源頭精準管理;這一平臺還可對園區內生產的農產品實行生產過程追溯。
“指揮調度平臺收集了蟲情、墑情、苗情和小型氣象站等多方信息,相應指標一旦發出預警,就會提醒農戶定向精準田管!卑不帐√扉L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管理服務中心主任孫如銀說。
新春伊始,各類農業科技服務活動也在江淮大地陸續啟動。農戶不僅可以在田間地頭與農業科技專家、農技推廣人員展開交流,還可以通過各類線上渠道向農技專家咨詢生產技術,通過科技助農確保夏季糧食豐收。